豈知人玉腕釧兒松,豈知人兩葉眉兒皺!
出自元代關漢卿《【仙呂】翠裙腰_閨怨曉來雨》:
閨怨。
。
曉來雨過山橫秀,野水漲汀洲。
闌干倚遍空回首。
下危樓,一天風物暮傷秋。
。
。
乍涼時候,西風透。
碧梧脫葉,余暑才收。
香生鳳口,簾垂玉鉤,小院深閑清晝。
清幽,聽聲聲蟬噪柳梢頭。
。
。
為甚憂,為甚愁?為蕭郎一去經(jīng)今久。
玉臺寶鑒生塵垢,綠窗冷落閑針銹。
豈知人玉腕釧兒松,豈知人兩葉眉兒皺!。
。
他何處,共誰人攜手,小閣銀瓶殢歌酒。
早忘了咒,不記得,低低耨。
。
。
掩袖暗含羞,開樽越釀愁。
悶把苔墻畫,慵將錦字修。
最風流,真真恩愛,等閑分付等閑休。
。
注釋參考
知人
(1).謂能鑒察人的品行、才能?!稌じ尢罩儭罚骸爸藙t哲,能官人?!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罚骸?宋宣公 可謂知人矣,立其弟以成義,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鞏 《贈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 蘇君 固可謂善知人者也?!?清 錢謙益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擇將如擇醫(yī),以知人為能事?!?/p>
(2).謂懂人事?!妒酚洝ぺw世家》:“ 趙簡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p>
(3).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禮記·中庸》:“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鄭玄 注:“知天、知人,謂知其道也?!?/p>
有智慧的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階者,知人也。” 林堯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唐 韓愈 《贈太傅董公行狀》:“公之將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
腕釧
手鐲。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文宗》:“又一日,問宰臣:‘古詩云,輕衫襯跳脫,是何物?’宰臣未對。上曰:‘即今之腕釧也。’”
兩葉
猶兩世。指父子兩代。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一字不遺兩葉之妙?!薄杜f唐書·經(jīng)籍志上》:“昔 馬談 作《史記》, 班彪 作《漢書》,皆兩葉而僅成?!?/p>
關漢卿名句,【仙呂】翠裙腰_閨怨曉來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