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無庸徒事言詞也。
出自清代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三三則》:
摘自《圍爐夜話·第三三則》
解釋:長輩教晚輩,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來率領(lǐng)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學(xué)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辭上白費(fèi)工夫,不能以身作則。
原文摘要:
父兄有善行,子弟學(xué)之或不肖;父兄有惡行,子弟學(xué)之則無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無庸徒事言詞也。君子有過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無過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處小人,必平其氣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注釋參考
父兄
父兄 (fùxiōng) 父親與兄長。 father and elder brothers 兼仗父兄之烈?!巍?司馬光《資治通鑒》 泛指家中長輩,或用作偏義復(fù)詞,指兄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子弟
子弟 (zǐdì) 子與弟;亦泛指子侄輩 son and younger brother;children 職工子弟 閼氏子弟在。——《漢書·李廣蘇建傳》 單于子弟發(fā)兵。 有子弟十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泛指年輕的后輩 juniors 此必洄曲子弟?!蹲髠鳌べ夜辍?子弟素健者?!鳌?高啟《書博雞者事》 與子弟角?!读凝S志異·促織》 指嫖客 those who patronize brothels無庸
無庸 (wúyōng) 毋庸;無須 need not 無庸,將自及。——《左傳·隱公元年》言詞
(1).說話或?qū)懳恼聲r所用的詞句。 晉 陸云 《登臺賦》:“肅言詞而述業(yè)兮,乃啟行乎北京?!?唐 韓愈 《歸彭城》詩:“言詞多感激,文字少葳蕤?!?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孫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所為文章,所發(fā)言詞,謙虛信實,若有不足,若有不勝,使人讀起來,有咀嚼回味的馀地?!?/p>
(2).指言論。 唐 韓愈 《韓滂墓志銘》:“ 老成 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詞為世軌式?!?/p>
王永彬名句,圍爐夜話·第三三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