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太宗《緣識》:
阮咸初立意,偷得姮娥月。
三柱應(yīng)琴徽,五音更互發(fā)。
堪聽諸調(diào)弄,勾鏁無休歇。
閑暇優(yōu)游子,順風(fēng)吟案揭。
時聞宣九奏,鳳翅手輪抹。
引思何奇妙,廣陵散白雪。
稀中逢絕藝,解彈能指撥。
放縱知狂逸,四弦憑審察。
慢來長不斷,急則聲相軋。
春鶯雖好語,難將比并說。
注釋參考
慢來
(1).停一下。上黨梆子《三關(guān)排宴》:“慢來。你聽咱家告訴你?!?/p>
(2).緩慢地進行。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慢工出細貨,要想速成,卻愈要慢來才行哪。”
不斷
不斷 (bùduàn) 保持或繼續(xù),常以沒有停頓、沒有終止和不間斷的方式 continuous 促進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 沒干擾或阻礙的 uninterrupted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繼續(xù)但時有停頓的 continual 他的不斷出現(xiàn),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不絕,接連不斷 unceasing 夏天這里洪水不斷 子孫滿堂,萬世不斷則聲
作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徐淵子詞》:“道學(xué)從來不則聲,行也《東銘》,坐也《西銘》。” 元 無名氏 《硃砂擔(dān)》第二折:“你但則聲,我就殺了你。”《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 許宣 聽得,心寒膽戰(zhàn),不敢則聲?!薄都t樓夢》第一一六回:“ 寶玉 聽了,也不敢則聲?!?/p>
相軋
(1).互相傾軋。《莊子·人間世》:“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元稹 ﹞至與 裴度 相軋,貽譏清議;則其與 香山 早約時,本非真意,故不能踐言耳?!?/p>
(2).互相擠壓。 唐 韓愈 《別知賦》:“山磝磝其相軋,樹蓊蓊其相摎?!?/p>
宋太宗名句,緣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