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蔡肇《吾庵》:
憐吾居處似東屯,草棘荒涼郭里村。
明月有情先入戶,青山無事獨(dú)當(dāng)門。
未能種秫五十畝,且為栽桃二百根。
不學(xué)靈云覓知解,花時相喚倒余尊。
注釋參考
不學(xué)
(1).不學(xué)習(xí);不求學(xué)?!墩撜Z·季氏》:“不學(xué)《詩》,無以言?!?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誠知不學(xué)之弊,碩儒之貴?!?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xué)記》:“蓋以不學(xué)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xué)問。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淺不學(xué),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游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xué)之資,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p>
知解
穎悟;領(lǐng)會?!赌鲜贰に喂痍柾跣莘秱鳌罚骸?休范 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齒遇?!薄抖Y記·學(xué)記》“相觀而善之謂摩” 唐 孔穎達(dá) 疏:“觀聽長者之問答,而各得知解?!?金 朱瀾 《黃筌雀蝶》詩:“ 老筌 妙意誰知解,丹粉圖中有諫書?!?/p>
花時
(1).百花盛開的時節(jié)。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詩:“自喜遂生理,花時甘緼袍?!?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詩:“晴日暖風(fēng)生麥氣,緑陰幽草勝花時。” 明 袁宏道 《除夕觀諸公飲》詩:“角杯窮酒事,分帖記花時。”
(2).開花的時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娑羅樹》:“觀諸書所載娑羅樹,不獨(dú)此山有之,然其生特異凡木,樹數(shù)百枝,枝十餘頭,頭六七葉,惜未見其花時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黃·消夏二則》:“我喜歡的 廣東 木蓮,兩大株,對稱地種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時已經(jīng)過了?!?/p>
相喚
(1).亦作“ 相叫 ”。拱手報名,行相見禮。俗稱“唱喏”。 宋 周遵道 《豹隱紀(jì)談》:“冬至后云: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mai{1|1}春情》:“ 吳山 與 金奴 母子相喚罷,到里面坐定吃茶?!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の骱洝罚骸?卯奴 道:‘我得這官人救我在這里?!牌排c 宣贊 相叫。請婆婆吃茶。”《警世通言·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wo{1*1}日里兀自見押司著了皂衫,袖著文字歸來,老媳婦和押司相叫來?!?/p>
(2).互相呼喚。 唐 韋應(yīng)物 《聽鶯曲》:“東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喚亦可聽。”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錦翼鮮,金毳軟,百轉(zhuǎn)千嬌相喚?!?/p>
余尊
(1).指直系親屬以外的長輩?!秲x禮·喪服》:“何以大功也?先君餘尊之所厭,不得遇大功也?!?/p>
(2).指國君以外的位高者?!秲x禮·聘禮》“賓降堂,受老束錦,大夫止” 漢 鄭玄 注:“止不降,使之餘尊。” 賈公彥 疏:“凡賓主體敵之法,主人降,賓亦降。今賓降,使者不降者,使之餘尊,雖令降而不降?!?/p>
(3).遺留的崇高地位。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 齊頃公 親 齊桓公 之孫,國固廣大而地勢便利矣,又得霸主之餘尊,而志加於諸侯。以此之故,難使會同,而易使驕奢。”
蔡肇名句,吾庵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