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西溪老子,情懷樂易,柳溪公子,風度高閑
出自元代張之翰《沁園春 不肖掾內(nèi)臺,時西溪王公為侍御史,》:
為前臺掾。
其后柳溪耶律公提刑河北,頤軒李兄都司臺幕,皆平昔所敬慕者。
至冬十月,迫以北歸,由維揚至金陵,別行臺幕諸公。
適西溪柳溪拜中丞,遵晦擢侍御,頤軒恕齊授治書。
越二十有五日,會飲頤軒寓第。
時風雨間作,以助清興。
西溪草書風雨會飲之句,柳溪復出燕脂井闌之制,遵晦恕齊道古今之事,頤軒歌樂府之章,某雖不才亦嘗浮鐘舉白,鼓噪其旁,一談一笑,不覺竟醉。
嘗謂人生同僚為難,同僚相知為難,相知久敬為尤難。
今歡會若此,可謂一臺盛事,因作沁園春歌之四海交親,別離盡多,會合最難。
見西溪老子,情懷樂易,柳溪公子,風度高閑。
鐵石心腸,風霜面目,更著中朝霍與韓。
知音者,有頤軒待御,收拾清歡。
不才自顧何顏。
也置在諸公酢間。
似蒹葭倚依,瓊林玉樹,蕭蒿隱映,春蕙秋蘭。
南北烏臺,當時年少,雙鬢而今半欲斑。
明朝去,向德星多處,遙望鐘山。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情懷
情懷 (qínghuái) 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 feelings 暢舒情懷樂易
和樂平易?!盾髯印s辱》:“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楊倞 注:“樂易,歡樂平易也,《詩》所謂愷悌者也?!?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正直方嚴,中心樂易,秪慎所職,治人以明,事神以誠?!?宋 歐陽修 《梅圣俞墓志銘》:“ 圣俞 為人仁厚樂易,未嘗忤於物。” 清 劉大櫆 《中書舍人程君墓志銘》:“然君之與人,外雖樂易,而性剛以嚴,不能隨人為是非然否,惟義之從?!?/p>
公子
公子 (gōngz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后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妒酚洝の汗恿袀鳌?h3>風度風度 (fēngdù) 美好的舉止、姿態(tài)或氣度 demeanor;bearing 有風度的人 風度大方高閑
清高閑適。 唐 孟郊 《憶周秀才素上人時聞各在一方》詩:“浮云自高閑,明月常空浄?!?宋 王禹偁 《高閑》詩:“謫居 滁 上欲何為,唯把高閑度歲時。” 宋 曾鞏 《寄致仕歐陽少師》詩:“曠達林中趣,高閑物外身?!薄都魺翕旁挕ざ刺旎T記》:“高閑孰是可作對? 震澤 尊居百川長?!?/p>
張之翰名句,沁園春 不肖掾內(nèi)臺,時西溪王公為侍御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