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春又到柴關(guān)
出自元代邵亨貞《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
燈前兒女小團(tuán)*。
歲將闌。
夜將殘。
一度逢春,一度減朱顏。
明日東風(fēng)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鬢底斑。
世問世間行路難。
身世閑。
天地寬。
往事往事恨未了,長(zhǎng)恨儒冠。
爆竹聲中,春又到柴關(guān)。
一任黃塵門外擾,且留取,舊梅花,獨(dú)自看。
注釋參考
爆竹
爆竹 (bàozhú) 古時(shí)用火燒竹,畢剝有聲,火花迸裂,稱為爆竹。今人用紙卷火藥,點(diǎn)燃發(fā)響,也稱爆竹,或稱爆仗 firecracker柴關(guān)
(1).柴門。 唐 劉長(zhǎng)卿 《送鄭十二還廬山別業(yè)》詩:“ 潯陽 數(shù)畝宅,歸臥掩柴關(guān)。” 元 張可久 《水仙子·湖上小隱》曲:“歌《白石爛》,賦《行路難》,緊閉柴關(guān)?!?清 姚鼐 《雨晴出廬江寄諸同學(xué)》詩:“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關(guān)?!?/p>
(2).猶寒舍。 唐 李涉 《山居送僧》詩:“失意因休便買山,白云深處寄柴關(guān)?!?明 李東陽 《雪不止迭前韻》:“漫將春雪比冰山,日薄風(fēng)稀漸改顏。怯勢(shì)已銷hong{1|1}獸炭,欣貧猶擁舊柴關(guān)?!?/p>
邵亨貞名句,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