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數(shù)
出自宋代仇遠《和子野見寄十二辰體》:
良工鼠須筆,戢戢囊潁露。
抄詩節(jié)經(jīng)史,汗牛車載路。
信知文中虎,一代人不數(shù)。
細聲笑蚯蠅,妙趣忘魚兔。
東野龍無云,胡為乎泥中。
蟠屈如睡虵,虛此云夢胸。
且騎款段馬,野服隨田翁。
相羊山澤間,直樂樵牧同。
開林斬猴杙,種花續(xù)春意。
他年處雞窠,偃蹇增老氣。
錦鯨卷不宜,貂狗續(xù)亦易。
老硯磨豬肝,翰墨作游戲。
注釋參考
信知
深知,確知。 唐 杜甫 《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太平廣記》卷九九引 唐 唐臨 《冥報記·李大安》:“於是嘆異,信知圣教不虛,遂加崇信焉?!?/p>
文中虎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上:“﹝ 謝希深 ﹞以啟事謁見 大年 ,有云‘曳鈴其空上,念無君子者,解組不顧公,其如蒼生何!’ 大年 自書此四句于扇曰:‘此文中虎也。’”后以“文中虎”指擅長詩文的人。 宋 劉才邵 《勒兵行》:“監(jiān)丞健筆文中虎,須臾作歌繼《常武》。” 宋 劉克莊 《送黃舒文赴欽教》詩:“博士文中虎,垂髫已定交。”
代人
指繼任者?!妒勒f新語·言語》“ 陶公 疾篤,都無獻替之言,朝士以為恨”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按 王隱 《晉書》載 侃 ( 陶侃 )臨終表曰:‘……伏愿遴選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業(yè),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有表若此,非無獻替?!?/p>
不數(shù)
數(shù)不清;無數(shù)。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shù)?!?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彭鐸 校正:“不數(shù),即無數(shù)?!?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shù)人,其世之不數(shù),其人之難得如此?!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鐵棍皮鞭,諸刑咸備……打了個不數(shù)?!?/p>
不亞于。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shù) 莊生 陳説?!?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shù)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p>
仇遠名句,和子野見寄十二辰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