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范云《送沈記室夜別》: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
秋風(fēng)兩鄉(xiāng)怨,秋月千里分。
。
寒枝寧共采,霜猿行獨(dú)聞。
。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注釋參考
捫蘿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記室夜別》詩:“捫蘿正憶我,折桂方思君?!?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捫蘿登塔遠(yuǎn),刳木取泉遙?!?宋 王安石 《九井》詩:“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捫蘿挽葛,時有至者?!?/p>
正意
(1).純正的心志。 漢 劉向 《說苑·修文》:“檢其邪心,守其正意?!?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聲音·琴》:“夫以正雅之聲,動感正意,故善心勝,xie{1|1}惡禁。”
(2).原意;本意。 宋 朱熹 《答黃直卿書》:“為學(xué)直是先要立本,文義卻可且與説出正意?!?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 王秀才 近前來,我問你,我當(dāng)初開這解典庫,我正意是怎生來?!?/p>
(3).主要的意思。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告子上》:“正意盡見于客,故到主處,不費(fèi)一毫氣力,而道理躍然?!?/p>
折桂
《晉書·郤詵傳》:“ 武帝 於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焙笠蛞浴罢酃稹敝^科舉及第。 唐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夢蘭他日應(yīng),折桂早年知?!?宋 張掄 《滿庭芳·壽楊殿帥》詞:“流慶遠(yuǎn);芝蘭秀發(fā),折桂爭先?!?清 李漁 《奪錦樓》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發(fā)踴躍不過,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王毓岱 《示和甫》詩:“擷芹復(fù)折桂,親非由我顯?!?/p>
范云名句,送沈記室夜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