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心起,當(dāng)從心滅
出自宋代洪咨夔《米積外科僧照源堂》:
潛山盡頭,孤峰嶭嵲。
布寶鬘云,雨玉珂雪。
中有醫(yī)禪,碧眼電掣。
人以病求,一歲幾{門里加果}。
開方便門,出廣長舌。
病從心起,當(dāng)從心滅。
方起於心,洶洶烈烈。
不冰而寒,不火而熱。
寒熱交戰(zhàn),內(nèi)外癥結(jié)。
瘰疬疽瘤。
痀瘺蹩躠。
湯熨針泛,色察脈切。
不如治心,心和氣悅。
如凝斯泮,如壅斯決。
勿藥有喜,匪渙其血。
凡濁惡海,萬病一轍。
大摩尼珠,一照萬徹。
是珠在裓,無有差別。
名九轉(zhuǎn)丹,字千金訣。
為安心竟,寒水秋月。
維摩無病,文殊無說。
注釋參考
從心
(1).順從意愿。 唐 顧況 《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詩:“真靜一時變,坐起唯從心?!?/p>
(2).見“ 從心所欲 ”。
(3).由衷;發(fā)自內(nèi)心。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三幕:“始終憂郁和苦悶著的他,此時方從心的發(fā)出了爽朗的笑聲?!?應(yīng)修人 《歡愉引》:“有些人會剛象我所要地幫助我,也會從心地、不禁地顧我而美笑?!?/p>
任心?!读凶印钪臁罚骸疤胖?,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故從心而動,不違自然所好?!?楊伯峻 集釋引 殷敬順 釋文云:“從音縱,下同?!?/p>
洪咨夔名句,米積外科僧照源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