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次蒲尉韻》:
斯言誠虛筌,遮眼漫盈紙。
冷暖當(dāng)自知,此味如飲水。
誰肯落驕榮,還來共枯悴。
待渠轉(zhuǎn)船頭,著力與風(fēng)值。
最憐氣炎炎,可上不可下。
青天與白日,信有覆杯夜。
空林鳥雀喧,村巷牛羊窄。
童子候檐楹,喜此扣門客。
客來踏青苔,曳杖入林薄。
只許老梅官,謂我門無雜。
我貧無娛客,相視笑不止。
向來諸阮間,容我亦與此。
陶然見天真。
客亦憐我醉。
罷休明復(fù)來,酒賤肯勤置。
注釋參考
誰肯
哪里會(huì)。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規(guī)勸侍婢》:“[丑白]不游賞,只怕消瘦了你。[貼唱]把花貌,誰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套曲:“只道 劉三 誰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 漢高祖 ?!?/p>
驕榮
使驕傲自滿?!俄n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下》:“ 黎且 謂 景公 曰:‘去 仲尼 ,猶吹毛耳。君何不迎之重祿高位,遺 哀公 女樂,以驕榮其意? 哀公 新樂之,必怠於政。 仲尼 必諫,諫必輕絶於 魯 ?!?/p>
還來
歸來,回來?!冻o·天問》:“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唐 杜甫 《課小豎鋤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詩之三:“日斜魚更食,客散鳥還來?!?映泉 《白云深處》:“讓他去,反正人家會(huì)還來的?!?/p>
枯悴
(1).憔悴。 三國 魏 曹植 《釋愁文》:“予以愁慘,行吟路邊。形容枯悴,憂心如焚。”《南史·臧燾傳》:“﹝ 臧盾 ﹞父卒,居喪五年,不出廬戶,形骸枯悴,家人不識?!?唐 呂巖 《絕句》之二三:“養(yǎng)得兒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韶州東驛》:“其宿于外十輩亦有被此害者,雖皆不死,而神氣頓癡,顏色枯悴,蓋血液已失故也。”
(2).猶枯萎。 晉 陶潛 《雜詩》之三:“嚴(yán)霜結(jié)野草,枯悴未遽央。”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二》:“昔有思婦,夫官於 蜀 ,屢愆秋期,登此山絶望,憂感而死,山木枯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羅伐窣堵國》:“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花樹,今已枯悴。”
(3).枯燥乏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引:“古風(fēng)樂府之類,芳沃當(dāng)代,響起陳人,淡寂無枯悴之嫌,繁藻無淫妖之忌?!?/p>
李石名句,次蒲尉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