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謝李常伯》:
人從席東南來,忽得連紙?jiān)姟?br>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長席大席字,顧我已忸怩。
開縢把之讀,推與果失宜。
剝虎蒙羊席,借使出類奇。
見豺先自奔,遇豢還群隨。
是故古之人,為己賤若斯。
有聞未之行,季路終不嬉。
名浮過所實(shí),孟氏恥以非。
今而承所賜,乃此亦可噫。
賢者寧過哉,當(dāng)是我有欺。
忍愧讀終篇,喜驚改肝脾。
嚀嚀教誨言,舉舉仁義辭。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與池。
乾坤老六經(jīng),遺編爛孔姬。
尚恐惑異說,教之無遷移。
強(qiáng)聞終日乾,仁不三月違。
卒以二者終,要我勉不疑。
百誦百再拜,下淚如掛糜。
交朋百愚諛,此語聞之誰。
憶初從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驚破百昏,寐覺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叢茨。
驟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舊穢忽劃削,新除坦平夷。
念當(dāng)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猶恐免袒間,復(fù)作須臾離。
且將鑱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茍一能,終死庶不遺。
平生苦嗜詩,此篇況驟馳。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饑。
仰嗟天骨雄,俯嘆人莫為。
星明有常高,日?qǐng)A無食虧。
讀久口益嚵,舌軟涎流垂。
想當(dāng)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華鮮,肺腸涌光輝。
故其紙上言,飄有霄漢姿。
何可對(duì)酬謝,約海量珠璣。
注釋參考
不圖
(1).不料?!墩撜Z·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薄杜f唐書·郭子儀傳》:“ 廣平王 入京師,老幼百萬,夾道歡叫,涕泣而言曰:‘不圖今日復(fù)見官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人》:“女子曰:‘久知兩箇為孽,不圖兇頑若此,當(dāng)即除之?!?/p>
(2).不圖謀,不想辦法?!豆騻鳌でf公十三年》:“ 莊公 升壇, 曹子 手劍而從之。 管子 進(jìn)曰:‘君何求乎?’ 曹子 曰:‘城壞壓境,君不圖與?’ 管子 曰:‘然則君將何求?’”
(3).不貪求,不謀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不圖飲食,不圖茶?!?郭沫若 《羽書集·抗戰(zhàn)與覺悟》:“在這神圣抗戰(zhàn)的期中要不圖茍安,不怕犧牲,不怕打仗?!?/p>
王令名句,謝李常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