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文《大》:
正寶香殘,重花靜,飛鳥時(shí)驚花鐸。
沈思前夢去,有當(dāng)時(shí)老淚,欲彈還閣。
太一花墻,菩提寺路,誰花紛紛開落。
心情渾何似,似琵琶馬上,曉寒沙漠。
想箏雁頻移,釧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無奈著。
重訪舊、誰遣車生角。
暗記省、劉郎前度,杜枚三生,為何人、頓乖芳約。
試把菱花拭,愁來處、鬢絲先覺。
念幽獨(dú)、成荒索。
何日重見,錯(cuò)擬揚(yáng)州騎鶴,綠陰不妨細(xì)酌。
注釋參考
心情
心情 (xīnqíng) 心神,情緒;興致,情趣 mood 那種心情又控制了他 精神狀態(tài) state of mind 一個(gè)夢幻者的心情同一個(gè)士兵的氣質(zhì)結(jié)合在一起何似
(1).如何;怎樣?!侗笔贰ご薏t傳》:“朝貴行過郡境,問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張九齡 《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卿比疹疾,今復(fù)何似?宜善將療,不得自勤?!?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來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樣。 唐 聶夷中 《燕臺》詩之二:“何似 章華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妃子將軍瞋未已,問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鵑勸!”
(3).何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懷》詩:“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奴家自幼薄曉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畫取公婆真容,背著一路去,也似相親傍的一般?”
(5).什么。 許地山 《命命鳥》:“佛問 摩鄧 曰:‘女愛 阿難 何似?’女言:‘我愛 阿難 眼;愛 阿難 鼻;愛 阿難 耳;愛 阿難 聲音;愛 阿難 行步?!?/p>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gè)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shí),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馬上
馬上 (mǎshàng) 立刻;立即 immediately;right off 大家坐好,電影馬上要開映了 我馬上就和你在一起 在馬背上 on horseback 馬上比武寒沙
稱寒冷季節(jié)的沙灘。 南朝 梁 丘遲 《旦發(fā)魚浦潭》詩:“森森荒樹齊,析析寒沙漲?!?唐太宗 《飲馬長城窟行》:“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宋 劉過 《唐多令》詞:“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趙文名句,大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