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場幾度讓長鞭,又向清朝賀九遷
出自唐代鄧洵美《答同年李昉見贈(zèng)次韻》:
詞場幾度讓長鞭,又向清朝賀九遷。
品秩雖然殊此日,歲寒終不改當(dāng)年。
馳名早已超三院,侍直仍忻步八磚。
今日相逢翻自愧,閑吟對酒倍潸然。
注釋參考
詞場
(1).猶文壇。 南朝 梁 蕭統(tǒng) 《十二月啟·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詞場月白;吞 羅含 之彩鳳,辯囿日新?!?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長史書》:“伏惟君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fēng),掃塵詞場,振發(fā)文雅?!?清 朱彝尊 《還陂塘·題其年填詞圖》詞:“擅詞場,飛揚(yáng)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 后主 詞,思路悽惋,詞場本色?!?/p>
(2).科場。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羣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 宋 王讜 《唐語林·言語》:“ 宋濟(jì) 老於詞場,舉止可笑?!?明 湯顯祖 《牡丹亭·急難》:“詞場湊巧,無奈兵戈起禍苗?!?/p>
讓長
禮讓長者;退讓。《韓非子·難一》:“河濱之漁者爭坻, 舜 往漁焉,朞年,而讓長。”《史記·周本紀(jì)》:“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p>
朝賀
朝覲慶賀?!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唐 韓愈 《石鼓歌》:“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劒珮鳴相磨。”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羣臣詣 奉天殿 朝賀,禮成,即詣 文華殿 朝賀皇太子?!?劉征 《鴟鸮的下場》:“小子們,快準(zhǔn)備朝賀的盛典,多多準(zhǔn)備慶功的酒漿。”
九遷
(1).多次升遷。 漢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國》:“昭發(fā)上心,故有一日九遷?!?唐 韓愈 《上張仆射書》:“茍如是,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明 張居正 《謝賜玉帶疏》:“冒此殊恩,感奚若啻於九遷,懼實(shí)深於三褫?!?清 朱彝尊 《送少牢張先生假旋京口》詩之一:“袞袞諸公歲九遷,先生何事賦歸田?”
(2).多次遷徙。形容驚擾不安。 晉 陶潛 《閑情賦》:“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唐 顧況 《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詩:“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鄧洵美名句,答同年李昉見贈(zèng)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