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邊半紙半模糊,下床三日成悲惱
出自宋代林光朝《資中行奉寄臨邛守宇郎中》:
銅駝陌上生秋草,前者刻石今如掃。
儋邊半紙半模糊,下床三日成悲惱。
蒼史萌芽何可見。
要從筆意生秦漢。
欲將奇字問何人,所守一家如小篆。
是中變幻隨形模,鐘鎛鼎鬲匜盤盂。
如何兩京到魏晉,搜盡蒼崖惟此書。
即今原隸見顛末,仍於畫上分錙銖。
燕然有年固可紀(jì),筆勢(shì)豈得先黃初。
中郎袖手欲無作,正始不逮況其余。
幸哉一見俱抵掌,翩翩如反古石渠。
且說金陵佛屋何年燈,晉分隋張猶青熒。
忽聽荒雞還自起,資中之刻一徒爾。
注釋參考
半紙
片紙?!端螘]江王袆傳》:“公( 劉褘 )未曾有一函之使,遺半紙之書,志棄五弟,以餌讎賊。”《新唐書·蕭銑傳》:“且吾先人國(guó)于此,若徇其請(qǐng)復(fù) 梁 祚,因以半紙檄召羣盜,誰敢不從?” 金 元好問 《雜著》詩:“半紙?zhí)撁賾?zhàn)身,轉(zhuǎn)頭高塚臥麒麟?!?/p>
模糊
模糊 (móhu) 輪廓模糊不清 vague;dim 模糊人影 強(qiáng)調(diào)難以辨認(rèn) indistinct 字跡已經(jīng)模糊了三日
(1).三天?!兑住ばM》:“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p>
(2).一個(gè)月的第三天。 三國(guó)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fù)四年?!?/p>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p>
悲惱
悲哀煩惱。 宋 蘇軾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詩之一:“別離隨處有,悲惱緣愛結(jié)?!?章炳麟 《菌說》引《僧伽吒經(jīng)》:“人將死時(shí),諸蟲怖畏,互相啖食,受諸苦痛。男女眷屬,生大悲惱?!?/p>
林光朝名句,資中行奉寄臨邛守宇郎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