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圭雖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
出自宋代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zèng)石生先》:
先生二十年東魯,能使魯人皆好學(xué)。
其間張續(xù)與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
大圭雖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
二生固是天下寶,豈與先生私褚橐。
先生示我何矜夸,手?jǐn)y文編謂新作。
得之?dāng)?shù)日未暇讀,意欲百事先屏卻。
夜歸獨(dú)坐南窗下,寒燭青熒如熠爚。
病眸昏濁乍開緘,燦若月星明錯(cuò)落。
辭嚴(yán)意正質(zhì)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
千年佛老賊中國,禍福依憑群黨惡。
拔根掘窟期必盡,有勇無前力何犖。
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獨(dú)詞堅(jiān)由志確。
朝廷清明天子圣,陽德匯進(jìn)群陰剝。
大烹養(yǎng)賢有列鼎,豈久師門共藜藿。
予慚職諫未能薦,有酒且慰先生酌。
注釋參考
大圭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帶間以記事備忘?!吨芏Y·春官·典瑞》:“玉晉大圭,執(zhí)鎮(zhèn)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薄吨芏Y·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鄭玄 注:“王所搢大圭也,或謂之珽?!?孫詒讓 正義引 戴震 云:“大圭,笏也。天子玉笏,其首六寸,謂之珽?!?/p>
不假
(1).不借用。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仲尼 不假蓋於 子夏 ,護(hù)其短也?!?隋 王通 《中說·王道》:“子之家六經(jīng)畢備,朝服祭器不假?!?阮逸 注:“不假借。”
(2).不需要;不憑藉。 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魚;蘭膏停室,不思銜燭之龍。” 宋 司馬光 《伏蒙留守相公賜示陪太師》詩:“相國火城光滿路,夜歸不假玉蟾圓?!?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崖鹽》:“其巖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煉。” 魯迅 《華蓋集·補(bǔ)白一》:“但不以實(shí)力為根本的民氣,結(jié)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靈蓋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棄當(dāng)作得勝?!?/p>
(3).確實(shí);真的。
雕瑑
(1).雕琢,刻鏤?!稘h書·揚(yáng)雄傳下》:“於是后宮賤瑇瑁而疏珠璣,欲翡翠之飾,除彫瑑之巧,惡麗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 顏師古 注:“瑑,刻鏤也?!?/p>
(2).引申指刻意修飾文辭。 漢 司馬遷 《報(bào)任少卿書》:“今雖欲自彫瑑,曼辭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適足取辱耳?!爆?,一本作“ 琢 ”。
磨礲
見“ 磨礱 ”。
圭角
圭角 (guījiǎo) 圭的鋒芒有棱角,比喻人的言行奇特刻薄 abilities 初露圭角歐陽修名句,讀張李二生文贈(zèng)石生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