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客坐來除俗態(tài),暮鐘飛出望歸還
出自宋代王投《三學(xué)院》:
精藍(lán)本是真人宅,疊嶂今古釋子山。
綠樹不妨丹鶴下,白云常伴老僧閒。
無風(fēng)木任秋蟬蔭,積雨庭多石蘚斑。
儒客坐來除俗態(tài),暮鐘飛出望歸還。
注釋參考
儒客
儒士。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絳紗儒客帳,丹訣羽人篇?!?/p>
坐來
(1).猶本來;向來。 唐 馬戴 《汧上勸舊友》詩:“坐來生白髮,況復(fù)久從戎?!?宋 王安石 《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詩:“談?wù)撟鴣砟芪课遥聜鞒鲆囿@人。” 宋 陳亮 《賀新郎》詞:“脩竹更深處,映簾櫳,清陰障日,坐來無暑。”
(2).猶適才;正當(dāng)。 唐 李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沉之秦》詩:“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宋 張元干 《點絳唇》詞:“小雨忻晴,坐來池上荷珠碎。掉眉濃翠,怎不教人醉?”
(3).移時;頃刻。 唐 韓愈 《春雪間早梅》詩:“玲瓏開已徧,點綴坐來頻?!?宋 黃庭堅 《次韻雨絲云鶴》之二:“坐來改變?nèi)缟n狗,試欲揮毫意自迷?!?宋 陳與義 《登城樓》詩:“百年幾憑欄,亦有似我不?城陰坐來失,白水光不流?!?/p>
俗態(tài)
(1).世俗的情狀。 唐 王勃 《澗底寒松賦》:“見時華之屢變,知俗態(tài)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筍行》:“惜哉俗態(tài)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態(tài)。 宋 秦觀 《自警》詩:“從茲俗態(tài)兩相忘,笑指青山歸路僻?!薄剁R花緣》第二回:“我們雖不必學(xué)人間暖閣圍爐那些俗態(tài),何妨清吟聯(lián)句,遣此長宵?”
(3).世俗人的氣質(zhì)。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國 ;然俗態(tài)未盡,不可長生。然汝自此壽千年矣?!?/p>
歸還
歸還 (guīhuán) 把人或物送回原主、原地 return;give sth. back to 把它歸還給圖書館王投名句,三學(xué)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