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挽宋柳州綬》:
少陵在大歷,涪翁在元佑。
相去幾百載,合若出一手。
流傳到徐洪,繼起鳴江右。
遂令風(fēng)雅作,千載亡遺究。
猗歟宋柳州,有志諸公后。
作詩匪雕琢,氣質(zhì)先忠厚。
銳鋒深自斂,至寶不輕售。
行年且半百,才為嶠南守。
嶠南山水佳,中州未曾有。
慨然遠(yuǎn)游意,不憚萬里走。
下車甫朞年,已上政成奏。
無何天作孽,一病藥莫捄。
跖壽回乃夭,天理果大謬。
諸郎有家法,處己知孝友。
崎嶇窮川陸,寓郡還公匶。
卜龜?shù)冒舱?,厥后斯云覆?br>自憐蹤跡脫,敢敘親且舊。
作詩寫余哀,清淚空如{上雨下溜}。
注釋參考
諸郎
(1).指郎官。《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 已為大將軍后,方盛, 蚡 為諸郎,未貴,往來侍酒 魏其 ,跪起如子姓?!卑础稘h書》作“諸曹郎”。
(2).年輕子弟。 唐 元稹 《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 念奴 , 念奴 潛伴諸郎宿。”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之》詞:“若教 王 謝 諸郎在,未抵 柴桑 陌上塵?!?/p>
有家
(1).指家。有,詞頭?!兑住ぜ胰恕罚骸伴e有家,志未變也?!?孔穎達(dá) 疏:“所以在初防閑其家者,家人志未變黷也?!?/p>
(2).指卿大夫。有,詞頭?!稌じ尢罩儭罚骸叭招?,夙夜浚明有家。” 孔 傳:“卿大夫稱家?!?/p>
(3).謂女子出嫁?!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罢煞蛏笧橹惺遥由笧橹屑?,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宋 王明清 《春娘傳》:“妾聞‘女子生而愿為之有家’。若即嫁一小民,布裙短衣,啜菽飲水,亦是人家媳婦?!?明 朱鼎 《玉鏡臺(tái)記·探姑》:“女 潤(rùn)玉 ,年方及笄,未遂有家?!?/p>
己知
知己?!逗鬂h書·張衡傳》:“恃己知而華予兮,鶗鴂鳴而不芳?!?李賢 注:“己知猶知己也。” 宋 范仲淹 《獻(xiàn)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詩:“繪寫求真賞,緘藏獻(xiàn)己知?!?/p>
孝友
(1).事父母孝順、對(duì)兄弟友愛?!对姟ば⊙拧ち隆罚骸昂钫l在矣, 張仲 孝友。” 毛 傳:“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薄逗鬂h書·韓棱傳》:“ 棱 四歲而孤,養(yǎng)母弟以孝友稱。及壯,推先父餘財(cái)數(shù)百萬與從昆弟,鄉(xiāng)里益高之。” 唐 韓愈 《楚國(guó)夫人墓志銘》:“夫人在家,以聰明孝友為父母所偏愛?!?宋 王安石 《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詩:“宦游雖晚何妨久,餓顯從來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遺兒曹?!?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李生孝友》:“余因嘆其處人倫之變,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謂賢矣。”
(2).指對(duì)兄弟友愛。《書·君陳》:“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國(guó)語·晉語四》:“ 文王 在母不憂,在傅弗勤,處師弗煩,事王不怒,孝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刑于 大姒 ,比於諸弟?!?韋昭 注:“善兄弟為友。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 虢叔 。”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四》:“ 城 孝友,不忍與其弟異處,皆不娶,給侍終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昔 王祥 、 王覽 當(dāng) 東漢 之末,兄弟隱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于世?!?清 劉大櫆 《張豹林墓志銘》:“先君性孝友,以授徒為生,而所得館俸,輒分以與諸兄弟無難色。”
趙蕃名句,挽宋柳州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