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bǔ)過要汲直,草詔須陸公
出自宋代程公許《祖餞三山趙茂實二首》:
煌煌洛陽城,衢術(shù)萬國通。
車塵日交鶩,襟期那易同。
目成者誰歟,言笑春怡融。
我自商聲歌,群亦手絲桐。
西風(fēng)忽以厲,高情逐云鴻。
轟筆金鑾坡,一麾滄海東。
補(bǔ)過要汲直,草詔須陸公。
盈庭愕相顧,蹇蹇胡不容。
君去我獨(dú)留,我闕誰與攻。
況復(fù)狗尾續(xù),羞顏蓮炬紅。
注釋參考
補(bǔ)過
補(bǔ)過 (bǔguò) 彌補(bǔ)自己的過失缺點(diǎn) make amends for one’s faults by good deeds 將功補(bǔ)過汲直
指 漢 汲黯 。 武帝 時官至主爵都尉。性剛直,敢于面折廷諍,故世稱 汲直 。后代借指諍臣。《漢書·賈捐之傳》:“置之爭臣,則 汲直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汲黯 方直,故世謂之 汲直 ?!?唐 張說 《岐州刺史平泉男陸君墓志銘》:“ 汲直 謝病, 秦和 不醫(yī)?!?宋 黃庭堅 《題王黃州墨跡后》詩:“諸君發(fā)蒙耳, 汲直 與臣同?!?/p>
草詔
(1).擬寫詔書。 唐 李肇 《翰林志》:“學(xué)士於禁中草詔,雖宸翰所揮,亦資檢討,謂之視草?!?唐 李商隱 《贈庾十二朱版》詩:“君王曉坐金鑾殿,只待 相如 草詔來。”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仁宗 初立,今上為皇子,令中書召學(xué)士草詔?!?/p>
(2).指擬定的詔書。 清 侯方域 《于謙論》:“使 謙 率羣臣,羣臣必從,何也? 謙 之任遇深,而羣臣所恃也。乃不聞其有此舉。而草詔一傳, 謙 亦唯唯署名?!?/p>
程公許名句,祖餞三山趙茂實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