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冥應(yīng),仁澤載濡
出自宋代佚名《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天德冥應(yīng),仁澤載濡。
其甘如機,其凝若珠。
云表潛結(jié),顥英允敷。
降于竹柏,永昭瑞圖。
注釋參考
天德
天的德性。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p>
冥應(yīng)
(1).謂神佛的應(yīng)驗。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在家》:“是故因親以教愛,使民知有自然之恩;因嚴以教敬,使民知有自然之重。二者之來,寔由冥應(yīng)。”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天道至公,所希者命,寧當許其虐命,而抑其冥應(yīng)哉!”
(2).謂神佛庇佑。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下·求那跋陀羅》:“即旦夕禮懺,請觀世音,乞求冥應(yīng)?!?宋 蘇轍 《東塋老翁井齋僧疏》:“謹請戒律僧就墳側(cè)晨設(shè)齋轉(zhuǎn)經(jīng),夜設(shè)水陸道場,以祈冥應(yīng)?!?/p>
仁澤
仁德恩澤?!度龂尽侵尽ぱC傳》:“豈悟圣朝仁澤流盈。” 明 劉基 《龍虎臺賦》:“明四目以遐覽,沛仁澤於九垓?!?/p>
佚名名句,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