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貫休《偶作二首》:
新詩一千首,古錦初下機(jī)。
除月與鬼神,別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不知天地間,知者復(fù)是誰。
門前數(shù)枝路,路路車馬鳴。
名埃與利塵,千里萬里行。
只見青山高,豈見青山平。
朱門勢(shì)峨峨,冠蓋何光明。
黃鳥在花里,青蟬奪其聲。
爾生非金玉,豈常貴復(fù)貞。
寄言之子心,可以歸無形。
注釋參考
子期
即 鍾子期 。 春秋 時(shí) 楚 人,精于音律,與 伯牙 友善。 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流水, 子期 聽而知之。 子期 死, 伯牙 絕弦破琴,終身不復(fù)鼓琴。見《呂氏春秋·本味》。 唐 李嶠 《琴》詩:“ 子期 如可聽,山水響?zhàn)N哀?!?唐 李山甫 《贈(zèng)彈琴李處士》詩:“三尺焦桐七條線, 子期 師曠 兩沉沉。” 前蜀 韋莊 《贈(zèng)峨嵋山彈琴李處士》詩:“ 子期 子野 俱不見,烏啼鬼哭空傷悲?!眳⒁姟?伯牙 ”。
浩浩
浩浩 (hàohào) 廣闊宏大 vast,expansive 浩浩的宇宙 水勢(shì)很大 (of waters) mighty and torrential 浩浩湯湯?!巍?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長(zhǎng)江水,奔流向東海貫休名句,偶作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