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綬《玉堂壁畫》:
憶昔唐家扃禁地,粉壁曲龍聞曩記。
承明意象今頓還,永與鸞坡為故事。
注釋參考
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稱。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謂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p>
(2).即 承明廬 ?!稘h書·翼奉傳》:“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 武臺(tái) 、 麒麟 、 鳳皇 、 bai{1*1}虎 、 玉堂 、 金華 之殿,獨(dú)有 前殿 、 曲臺(tái) 、 漸臺(tái)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陽尹荊州》詩:“驂駕乘駟馬,謁帝朝 承明 ?!?宋 辛棄疾 《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詞:“想夜半 承明 ,留教視草,卻遣籌邊?!眳⒁姟?承明廬 ”。
意象
意象 (yìxiàng) 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yùn)與情調(diào)的東西 image;imaggery鸞坡
翰林院的別稱。 元 張昱 《奉天門早朝次韻》:“握蘭鳳閣舍人貴,視草鸞坡學(xué)士閒?!?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gòu)釁》:“管教他早離鶴禁鸞坡上,永絶云龍風(fēng)虎交。”
故事
故事 (gùshì) 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old practice 奉行故事 虛應(yīng)故事 history 掌故,典故 舊事,先例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jié)、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story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xiàn)主題的情節(jié),故事梗概 episode;plot宋綬名句,玉堂壁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