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疑著我江湖間,安得伴君巖壑裹
出自宋代洪咨夔《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雙林》:
大徑山高寺山巔,小徑山深寺山趾。
辛夷花開數(shù)點雨,艾納香空半泓水。
新新故故自樓閣,下下高高各窗幾。
二三各公詩一束,八十老衲畫幾紙。
云岑滅沒野屋浮,草樹離列渡舟檥。
露橫斷浦月已高,日落平沙風(fēng)欲起。
直疑著我江湖間,安得伴君巖壑裹。
魚肥尚恨絲莼晚,酒酣苦愛葅筍美。
參寥有句墮杳靄,更上迎暉亭徒倚。
注釋參考
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yuǎn)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zhuǎn)徙于江湖。——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yuǎn)?!巍?范仲淹《岳陽樓記》安得
安得 (ān dé)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文選.宋玉.風(fēng)賦:「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fēng)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文選.劉邦.雜歌:「大風(fēng)起兮雲(yún)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豈可。
巖壑
(1).山巒溪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 唐 盧綸 《太白西峰書懷》詩:“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陽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輝?!?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別。”
(2).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 唐 岑參 《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巖壑歸去來,公卿是何物?”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詩:“少監(jiān)巖壑姿,宿昔廊廟具?!?/p>
洪咨夔名句,元宵前三日侍老人游雙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