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出自元代周德清《【雙調(diào)】蟾宮曲_送客之武昌》:
送客之武昌。
。
折垂楊都是殘枝,詩滿銀箋,酒勸金卮。
自在廬山,君游鄂渚,兩地相思。
白鹿洞誰談舊史?黃鶴樓又有新詩。
拈斷吟髭,笑把霜毫,滿寫烏絲。
。
。
別友。
。
唾珠璣點(diǎn)破湖光,千變云霞,一字文章。
吳楚東南,江山雄壯,詩酒疏狂。
正雞黍樽前月朗,又鱸莼江上風(fēng)涼!記取他鄉(xiāng),落日觀山,夜雨連床。
宰金頭黑腳天鵝,客有鐘期,座有韓娥。
吟既能吟,聽還能聽,歌也能歌。
和《白雪》新來較可,放行云飛去如何?醉睹銀河,燦燦蟾孤,點(diǎn)點(diǎn)星多。
倚蓬窗無語嗟呀,七件兒全無,做甚么人家?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醬甕兒恰才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
茶也無多,醋也無多。
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
注釋參考
七件事
指日常生活中的七種必需品。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鲞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一折:“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薄抖古镩e話·虎丘山賈清客聯(lián)盟》:“只想這一班,做人家的開門七件事,一毫沒些抵頭?!?/p>
尚且
尚且 (shàngqiě) 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為襯托,常與“何況”相呼應(yīng),表示進(jìn)一層的意思 even 古人尚且知道這種道理,宣揚(yáng)這種道理,難道我們還不懂得這種道理嗎?——《事事關(guān)心》艱難
艱難 (jiānnán) 艱苦困難 hard;difficult 歷艱難險巇。——孫文《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怎生
怎生 (zěnshēng) 怎樣;怎么 how;what 怎生不捎帶個字兒來? 務(wù)必;無論如何 must 小生有一簡,怎生煩小娘子送去折柳攀花
猶尋花問柳。舊指男子狎妓等放蕩行為。周德清名句,【雙調(diào)】蟾宮曲_送客之武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