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胡翼龍《八聲甘州》: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亂蕪生。
正小山已桂,東籬又菊,秋為人清。
腸斷洞庭葉下,倚西風(fēng)、誰可寄芳蘅。
裊裊愁予處,欲醉還醒。
為問素娥飲否,自謫仙去后,知與誰明。
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瑤觥。
步高臺(tái)、夜深人靜,有飛仙、同跨海山鯨。
歸來也,遠(yuǎn)游歌罷,失卻秋聲。
注釋參考
高臺(tái)
(1).高建樓臺(tái)。《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tái)廣池,湛樂飲酒?!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捌溥m遇淫君……高臺(tái)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后人。”
(2).高的樓臺(tái)。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tái),臨四遠(yuǎn)而特建?!?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黃帝 有高臺(tái),鞭石千秋輦道開?!?/p>
(3).比喻京師?!段倪x·曹植<雜詩>之一》:“高臺(tái)多悲風(fēng),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tái),喻京師?!?/p>
(4).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jīng)》:高臺(tái)通天臨中野?!痹ⅲ骸邦^為高臺(tái)。”
夜深人靜
夜深人靜 (yèshēn-rénjìng) 深夜人聲漸減,一片寂靜 in the quiet of night;deep in the night when all is at rest 夜深人靜,為何叩門?——明· 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 成語解釋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夜深人靜出處漢·蔡琰《胡茄十八折》:“更深夜闌兮,夢(mèng)汝來期?!笔褂美渎牭皆赂叱醺?,果然弦索齊鳴。恰喜禁垣,夜深人靜,琤璁齊應(yīng)。(清·洪昇《長(zhǎng)生殿·偷曲》)飛仙
亦作“ 飛僊 ”。會(huì)飛的仙人。《海內(nèi)十洲記·方丈洲》:“﹝ 蓬萊山 ﹞周廻五千里外別有圓海繞山,圓海水正黑,而謂之冥海也,無風(fēng)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來……惟飛仙有能到其處耳?!?宋 蘇軾 《次韻子由晉卿所和》之一:“會(huì)看飛僊虎頭篋,卻來顛倒拾遺裘?!?明 顧起綸 《國(guó)雅品·士品三》:“ 王元美 云:如飛仙游天,不染塵俗?!?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迦陵配》:“此兒好骨氣,讀書可成名宿,入道可作飛仙?!?/p>
見“ 飛仙 ”。
跨海
跨越大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談,《淮南》有傾天折地之説?!薄端逄蒲萘x》第三九回:“妾等各處尋覓不見,那曉得陛下跨海而游?!?阿英 《關(guān)于鄭成功的二三事》:“克服了一切困難,跨海收復(fù)了當(dāng)時(shí)為 荷蘭 人侵占的 中國(guó) 土地-- 臺(tái)灣 ?!?/p>
胡翼龍名句,八聲甘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