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虱對桓公,愿得論悲辛
出自唐代李白《贈張相鎬二首(時逃難在宿松山作。蕭士赟云下八首偽)》:
神器難竊弄,天狼窺紫宸。
六龍遷白日,四海暗胡塵。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經(jīng)綸。
澹然養(yǎng)浩氣,欻起持大鈞。
秀骨象山岳,英謀合鬼神。
佐漢解鴻門,生唐為后身。
擁旄秉金鉞,伐鼓乘朱輪。
虎將如雷霆,總?cè)窒驏|巡。
諸侯拜馬首,猛士騎鯨鱗。
澤被魚鳥悅,令行草木春。
圣智不失時,建功及良辰。
丑虜安足紀(jì),可貽幗與巾。
倒瀉溟海珠,盡為入幕珍。
馮異獻(xiàn)赤伏,鄧生倏來臻。
庶同昆陽舉,再睹漢儀新。
昔為管將鮑,中奔吳隔秦。
一生欲報主,百代思榮親。
其事竟不就,哀哉難重陳。
臥病宿松山,蒼??账泥彙?br>風(fēng)云激壯志,枯槁驚常倫。
聞君自天來,目張氣益振。
亞夫得劇孟,敵國空無人。
捫虱對桓公,愿得論悲辛。
大塊方噫氣,何辭鼓青蘋。
斯言倘不合,歸老漢江濱。
注釋參考
捫虱
(1). 前秦 王猛 少年時很窮苦。 東晉 大將 桓溫 兵進(jìn) 關(guān)中 時,他去謁見,一面侃侃談天下事,一面在捫虱,旁若無人。 桓溫 見他不凡,問他:我奉天子之命討逆,“而三 秦 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說:你不遠(yuǎn)數(shù)千里而來,但“ 長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還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樣,所以不至。 桓溫 無言以對。見《晉書·王猛傳》。后以“捫蝨”形容放達(dá)從容,侃侃而談。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披云睹青天,捫虱話良圖?!?宋 王禹偁 《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陰 幕, 漢 鼎入 周 室;失志罷屠龍,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韞玉 《折桂令·自題歸來圖》套曲:“一個個妙技屠龍,雄談捫虱,壯志聞雞?!?/p>
(2).泛指任情自適。 唐 李頎 《野老曝背》詩:“有時捫虱獨搔首,目送歸鴻籬下眠?!?元 揭傒斯 《題牧羊圖》詩:“白晝捫蝨眠,清風(fēng)滿高樹?!?
悲辛
悲辛 (bēixīn) 悲痛辛酸 heart-breaking;touching李白名句,贈張相鎬二首(時逃難在宿松山作。蕭士赟云下八首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