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道資任賢,安人在求瘼
出自唐代高適《淇上酬薛三據(jù),兼寄郭少府微(一作王昌齡詩)》:
自從經(jīng)濟別京華,經(jīng)濟我心乃蕭經(jīng)濟索。
十年經(jīng)濟守章句,萬事空寥落。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
倚劍對風(fēng)塵,慨然思衛(wèi)霍。
拂衣去燕趙,驅(qū)馬悵不樂。
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
酒肆或淹留,漁潭屢棲泊。
獨行備艱險,所見窮善惡。
永顧拯芻蕘,孰云干鼎鑊。
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
理道資任賢,安人在求瘼。
故交負靈奇,逸氣抱謇諤。
隱軫經(jīng)濟具,縱橫建安作。
才望忽先鳴,風(fēng)期無宿諾。
飄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
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
吾謀適可用,天路豈寥廓。
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
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鴻鵠。
注釋參考
理道
(1).道理;理法。 漢 徐干 《中論·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還宮已數(shù)日,將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門,誠為不知理道?!?嚴復(fù) 《論世變之亟》:“ 中國 理道與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p>
(2).理政之道。 唐 韓偓 《朝退書懷》詩:“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薄杜f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錢鏐 ﹞迨於晚歲,方愛人下士,留心理道,數(shù)十年間,時甚歸美?!?宋 王讜 《唐語林·夙慧》:“ 開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p>
(3).指文章的義理。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文士輕薄不顧理道,有甚害義者?!?明 李東陽 《送畢驗封充淮府冊封副使》詩序:“文學(xué)足以考據(jù)理道,才略足以酬應(yīng)事變?!?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陳公 ﹞為古文學(xué),得於 桐城 姚姬傳 先生;扶植理道,寬樸博雅?!?/p>
資任
資格;資歷。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其資任,須中行員外郎以下,太常博士以上,曾任通判,人未歷通判,非特旨不薦,仍為里行,此 唐 馬周 故事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二年》:“舊制,舉御史,官須中行員外郎至太常博士,資任須實歷通判,又必翰林諸學(xué)士與本臺丞、雜互舉?!?/p>
安人
(1).使人民安寧。《后漢書·趙岐傳》:“ 岐 深陳天子恩德,宜罷兵安人之道,又移書 公孫瓚 ,為言利害?!薄侗笔贰ぴ獣焸鳌罚骸鞍踩藢庍?,觀時而動。” 唐 李訥 《授盧宏正韋讓等徐滑節(jié)度使制》:“經(jīng)武著安人之略,事君堅許國之心?!?/p>
(2).封建時代命婦的一種封號。 宋 代自朝奉郎以上,其妻封安人。 明 清 時,六品官之妻封安人。如系封與其母或祖母,則稱太安人。《宣和遺事》后集:“ 欽宗 詔竄 王黼 永州 ,籍其家,得金寶以萬計。其侍妾甚多,有封號者:為令人者八,為安人者十。” 明 歸有光 《顧夫人八十壽序》:“太保 顧文康公 以進士第一人歷事 孝 武 二朝……初公為諭德,有安人之誥;為侍讀,有宜人之誥;進宮保,有一品夫人之誥?!?/p>
(3).猶夫人,對婦人的尊稱。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你既不肯去呵,且看老員外和老安人出來如何説?!薄端挠斡洝ぜネ邮ツ冈谑捈仪f》:“有一 蕭 長者名喚 永富 ,其妻 范氏 太婆……卻説 范氏 安人,一夜在后園擺下香案,正欲拈香禱告,忽見一大燈蛾飛來打滅那燈?!贝▌ 读a記》第一場:“可嘆小女 英臺 ,一心女扮男裝,到 杭州 尼山 攻書,是我再再苦勸,誰知蠢才性犟,不尊父命。適才已叫安人前去勸阻,不知奴才還能回心轉(zhuǎn)意否?”
求瘼
謂訪求民間疾苦。 唐 陸贄 《請依京兆所請折納事狀》:“求瘼救災(zāi),國之令典?!?清 唐孫華 《進呈御覽詩一百韻》:“蠲賦頻求瘼,祥刑念好生?!?/p>
高適名句,淇上酬薛三據(jù),兼寄郭少府微(一作王昌齡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