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在諫省,苦調(diào)有誰聽
出自唐代王貞白《秋日旅懷寄右省鄭拾遺》:
永夕愁不寐,草蟲喧客庭。
半窗分曉月,當(dāng)枕落殘星。
鬢發(fā)游梁白,家山近越青。
知音在諫省,苦調(diào)有誰聽。
注釋參考
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shí)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諫省
御史臺(tái)的別稱。 唐 劉禹錫 《李賈二大諫拜命后寄楊八壽州》詩:“諫省新登二直臣,萬方驚喜捧絲綸?!?宋 司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辭》之三:“諫省臣無狀,龍鱗昔屢嬰。” 清 方文 《四令君詩·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閩 粵 行?!?/p>
苦調(diào)
(1).猶苦言,忠言。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義心多苦調(diào),密此金玉聲?!?/p>
(2).憂傷悲涼的聲調(diào)。 清 黃景仁 《蘄口》詩:“中宵冰雪悄難寐,苦調(diào)哦徹朝霞天?!?/p>
王貞白名句,秋日旅懷寄右省鄭拾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