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皇甫湜《題浯溪石》:
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
然長(zhǎng)于指敘,約潔有馀態(tài)。
心語(yǔ)適相應(yīng),出句多分外。
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duì)。
中行雖富劇,粹美若可蓋。
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退之全而神,上與千載對(duì)。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文與一氣間,為物莫與大。
先王路不荒,豈不仰吾輩。
石屏立衙衙,溪口揚(yáng)素瀨。
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
注釋參考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yǔ)·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dú)守中行?!?/p>
(3).中等德行?!盾髯印ぷ拥馈罚骸叭胄⒊龅?,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眳⒁姟?三行 ”。
(2).中列?!秴亲印?lì)士》:“於是 武侯 設(shè)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p>
(3). 唐 宋 時(shí),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后行”。見 宋 王溥 《唐會(huì)要·尚書省諸司上》。
(4).復(fù)姓。 漢 有 中行說(shuō) 。見《史記·匈奴列傳》。
粹美
粹美 (cuìměi) 純美;精美 perfect 這本書精致粹美皇甫湜名句,題浯溪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遺跡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