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公歌此曲,涕淚在衣巾
出自唐代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
鳳歷軒轅紀(jì),龍飛四十春。
八荒開壽域,一氣轉(zhuǎn)洪釣。
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應(yīng)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濁,調(diào)和鼎鼐新。
韋賢初相漢,范叔巳歸秦。
盛業(yè)今如此,傳經(jīng)固絕倫。
豫章深出地,滄海闊無津。
北斗司喉舌,東方領(lǐng)縉紳。
持衡留藻鑒,聽履上星辰。
獨(dú)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鄰。
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
豈是池中物?由來席上珍。
廟堂知至理,風(fēng)俗盡還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隱淪。
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
回首驅(qū)流俗,生涯似眾人。
巫咸不可問,鄒魯莫容身。
感激時將晚,蒼茫興有神。
為公歌此曲,涕淚在衣巾。
注釋參考
涕淚
(1).鼻涕和眼淚。亦專指眼淚。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中心孔悼,涕淚漣洏?!?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然人性自有少涕淚者,腸雖欲絶,目猶爛然?!?宋 司馬光 《送張兵部知遂州》詩:“聞道 西州 遺畫像,使我涕淚空霑衣?!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幕兀骸八徒舆B不斷地打了無數(shù)的噴嚏,鬧得涕淚交流?!?/p>
(2).涕淚俱下;哭泣?!度龂尽の褐尽ぺw王干傳》“ 黃初 二年,進(jìn)爵,徙封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良 年小常呼 文帝 為阿翁。 帝 謂 良 曰:‘我汝兄耳!’ 文帝 又愍其如是,每為涕淚?!?唐 杜甫 《gong{1*1}安送韋二少府匡贊》詩:“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fēng)煙?!?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紉針》:“妻攜女歸告兩弟。兩弟任其涕淚,并無一詞肯為設(shè)處。”
衣巾
(1).衣服和佩巾。語本《詩·鄭風(fēng)·出其東門》:“縞衣綦巾?!?余冠英 注:“‘巾’,佩巾也?!?唐 白居易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弟兄俱簪笏,新婦儼衣巾?!?/p>
(2).衣服和頭巾。 南朝 宋 鮑照 《代蒿里行》:“虛容遺劍佩,實(shí)貌戢衣巾?!?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兼呈夢得》詩:“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小生衣巾,扮 吳應(yīng)箕 上?!?/p>
(3).指裝殮死者的衣服與單被。《宋史·宋祁傳》:“自為誌銘及《治戒》以授其子:‘三日斂,三月葬,慎無為流俗陰陽拘忌也。棺用雜木,漆其四會,三涂即止,使數(shù)十年足以臘吾骸、朽衣巾而已。毋以金銅雜物置冢中。’”參見“ 衣衾 ”。
(4).指青領(lǐng)衣和方巾。 明 清 時的秀才服式。《儒林外史》第十七回:“直到四五日后, 匡超人 送過宗師,才回家來,穿著衣巾,拜見父母。”
(5).借指秀才的資格和待遇。 清 李漁 《憐香伴·隨車》:“當(dāng)初只因娘子沒正經(jīng),惹出那場大禍,革去了我的衣巾,如今纔掙得一件青袍上身,又不要去招災(zāi)惹禍?!?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損陰騭除名》:“此卷係抄襲 陳勾山 舊作,窗稿中有其文可查。薦而不售,衣巾尚在;薦而或售,據(jù)新例必除名。”
杜甫名句,上韋左相二十韻(見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