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王易簡《慶宮春/高陽臺》
庭草春遲,汀蘋香老,數(shù)聲珮悄蒼玉。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壯懷聊寄幽獨。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樓送目。佳人不見,慷慨悲歌,夕陽喬木。紫霞洞窅云深,裊裊馀香,鳳簫誰續(xù)。桃花賦在,竹枝詞遠,此恨年年相觸。翠箋芳字,謾重省、當(dāng)時顧曲。因君凝佇,依約吳山,半痕蛾綠。
注釋參考
凝佇
凝望佇立;停滯不動。 宋 張元干 《念奴嬌》詞:“萬點臙脂遮翠袖,誰識黃昏凝佇?!?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一自才郎別后,儘日家憑欄凝佇?!?蔡若虹 《金縷曲》之二:“ 盤古 開天處。想當(dāng)初,天崩地裂,水雪凝佇?!?/p>
依約
(1).依據(jù);沿襲?!端鍟ね踣總鳌罚骸皰衩耖g歌謡,引圖書讖諱,依約符命,捃摭佛經(jīng),撰為《皇隋靈感誌》,合三十卷,奏之?!?唐 元稹 《告祀曾祖文》:“今謹依約廟則,每歲以二至、二分暨正旦,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明 梅鷟 《尚書考異》:“出 孔 壁中者,盡后儒偽作,大抵依約諸經(jīng)《論》《孟》中語,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p>
(2).仿佛;隱約。 唐 劉兼 《登郡樓書懷》詩:“天際寂寥無雁下,云端依約有僧行?!?宋 晏殊 《少年游》詞:“風(fēng)流妙舞,櫻桃清唱,依約駐行云。” 明 文徵明 《庚辰除夕》詩:“醉墨淋灕玉雨株,澹痕依約兩行書?!?胡懷琛 《與仲兄夜話》詩:“隔江依約聞絲竹,往事悽辛話亂離?!?/p>
(3).大約;大概。 唐 元稹 《和樂天示楊瓊》詩:“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yīng)十六七?!?宋 蘇軾 《江神子》詞之三:“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 湘靈 ?!?陳殘云 《山谷風(fēng)煙》第十四章:“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他不知道開什么會?!?/p>
(4).形容情意chan{1|1}綿。 元 舒遜 《感皇恩》詞:“誰道小窗蕭索?青燈相伴我,情依約?!?明 吳承恩 《千秋歲》詞:“芳草閒愁遠,情依約,寸心剛被春拘管?!?/p>
吳山
(1).山名。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p>
(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段倪x·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quán)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孫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清 陳維崧 《卜算子·阻閘瓜步》詞:“風(fēng)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
(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fēng),帶著高冠拂云霧?!?/p>
(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p>
見“ 吳坂 ”。
蛾綠
(1).古代婦女畫眉用的青黑顏料。亦借指墨。 唐 顏師古 《大業(yè)拾遺記》:“ 絳仙 ( 吳絳仙 )善畫長蛾眉……由是殿腳女爭效為長蛾眉。司宮吏日給螺子黛五斛,號為蛾緑?!?宋 蘇軾 《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時聞五斛賜蛾緑,不惜千金求獺髓。”
(2).借指女子的眉毛。 宋 姜夔 《疏影》詞:“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緑?!?清 陳維崧 《東風(fēng)齊著力·花朝》詞:“春困初濃,春愁難妥,又是花朝。蝦鬚半軸,蛾緑不曾描?!?/p>
(3).借指黛色的山。 唐 李賀 《蘭香神女廟》詩:“幽篁畫新粉,蛾緑橫曉門。” 宋 王易簡 《慶宮春·謝草窗惠詞卷》詞:“因君凝竚,依約 吳山 ,半痕蛾緑?!?/p>
(4).一種淡黃綠色。 陳煒謨 《狼筅將軍》:“無數(shù)的紙條:腥紅,豹黃,蛾綠,蟹青,鴉藍,鷺白,烏黑各種顏色,代表自由,平等,正義、人道,勇敢,冒險,進取各種精神?!?/p>
王易簡名句,慶宮春/高陽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