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邢氏園池上作》:
可意于茲夕,乃能來此風(fēng)。
稻畦初吠蛤,草岸已鳴蟲。
三徑思茅屋,歸艎憶釣筒。
淵明寧隱者,魯望豈漁翁。
注釋參考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xiāng)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焙笠蛞浴叭龔健敝笟w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lián)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p>
茅屋
茅屋 (máowū)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shù)暮喡孔?thatched cottage;hut歸艎
猶歸舟。《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唯待青江可望,候歸艎於春渚?!?李周翰 注:“艎,舟名,王乘也?!?宋 柳永 《玉蝴蝶·秋思》詞:“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艎。”
釣筒
插在水里捕魚的竹器。 唐 崔道融 《溪夜》詩:“漁人拋得釣筒盡,卻放輕舟下急灘?!?宋 陸游 《長相思》詞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釣筒?!?清 曹寅 《橫林逆風(fēng)口號》:“破曉 吳 波轉(zhuǎn)清脆,釣筒收得小魚兒?!?/p>
趙蕃名句,邢氏園池上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