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輿及祿養(yǎng),平反慰中情
出自宋代蘇轍《送程建用宣德西歸》:
昔與君同巷,參差對柴荊。
艱難奉老母,弦歌教諸生。
藜藿飽臧獲,布褐均弟兄。
貧賤理則窮,禮義日益明。
我親本知道,家有月旦評。
逡巡戶牖間,時聞嘆息聲。
善惡不可誣,孝弟神所聽。
我見此家人,處約能和平。
它年彼君子,豈復(fù)地上行。
爾來三十年,遺語空自驚。
松阡映天末,苦淚緣冠纓。
子親八十五,皤然老人星。
安輿及祿養(yǎng),平反慰中情。
月俸雖不多,足備甘與輕。
今年復(fù)考課,得秩真代耕。
倚門老鶴望,策馬飛鴻征。
歸來歲云莫,手奉屠蘇觥。
我詩不徒作,以遺鄉(xiāng)黨銘。
〈君昔嘗稅居,與敝廬東西相望,武昌君見其家事,知非貧賤人也。
此語未嘗語人,俯仰三十年矣。
因君西歸,作詩言之,不覺流涕。
〉
注釋參考
安輿
安車?!缎绿茣ぺw隱傳》:“ 懿宗 誕日,宴 慈恩寺 , 隱 侍母以安輿臨觀。宰相方率百官拜恩於廷,即回班候夫人起居,搢紳以為榮。” 宋 姜夔 《小重山·趙郎中謁告迎侍太夫人將來都下》詞:“鵲報倚門人,安輿扶上了,更親擎。” 清 馮桂芬 《萬母徐太恭人六十壽序》:“會君方迎其生母 徐太恭人 就養(yǎng)京邸,始至,除書新賁,安輿適來,都人士榮之?!?/p>
祿養(yǎng)
以官俸養(yǎng)親。古人認(rèn)為官俸本為養(yǎng)親之資。 漢 焦贛 《易林·革之觀》:“飛不遠(yuǎn)去,法為罔待,祿養(yǎng)未富?!薄段簳ば列蹅鳌罚骸癌z 辛雄 ﹞又為《祿養(yǎng)論》,稱 仲尼 陳五孝,自天子至庶人無致仕之文……以為宜聽祿養(yǎng),不約其年?!?唐 司空圖 《盧公神道碑》:“祿養(yǎng)之榮,孝敬之美,一時罕及也?!?明 高明 《琵琶記·風(fēng)木馀恨》:“你今日榮歸故里,光耀祖宗,雖是他生前不能享你的祿養(yǎng),死后亦得沾你的恩典?!?清 唐孫華 《暮春雜詩》之五:“至今虛祿養(yǎng),早計失躬耕。”
平反
平反 (píngfǎn) 把判錯的案件或做錯的政治結(jié)論改正過來 depurge;redress (a mishandled case)中情
中情 (zhōngqíng) 隱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inner feelings 不察余之中情?!冻o·離騷》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p>蘇轍名句,送程建用宣德西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7脫單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