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禮殿圣賢圖》:
成都名畫窟,所至妙宮墻。
風(fēng)流五代余,軌躅參隋唐。
其間禮殿晉畫為鼻祖,未數(shù)后來鴻雁行。
畫者果誰歟,或云名收人姓張。
右軍問蜀守,墨帖求縑緗。
乃知前輩人,不受時世妝。
范瓊杜措李懷袞,仙荒佛怪驅(qū)喝雷電筆意窺渺茫。
不若收所畫,上自皮羽之服下至垂衣裳。
盤古眾支派,帝霸皇與王。
君臣分圣賢,有如虎豹龍鳳殊文章。
視之若有見,日月星象空中垂耿光。
聽之如有聞,銜牙玉佩鳴以鏘。
三古以降歷今世,視聽所感猶一堂。
乃知此畫自神品,碌碌余子非所望。
吾道久已屈,二氏爭頡頏。
豈唯牧也見絀余子下,而有公議老我雙鬢蒼。
注釋參考
不若
不若 (bùruò) 即不如 not as good as;not equal to;not up to;had better;would rather 不若與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湯問》收所
收取錢物的場所。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遴收役》:“柜吏每日早堂時舁柜至收所?!?/p>
垂衣裳
謂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禮。后用以稱頌帝王無為而治?!兑住だM辭下》:“ 黃帝 堯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韓康伯 注:“垂衣裳以辨貴賤,乾尊坤卑之義也?!?漢 王逸 《機賦》:“帝 軒 龍躍,庶業(yè)是昌。俯覃圣恩,仰覽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漢 王充 《論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無為也?!币嗍∽鳌?垂衣 ”、“ 垂裳 ”。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元帝表》:“無為稱於華舄,至治表於垂衣?!?唐 高適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前蜀 杜光庭 《賀圣體漸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萬區(qū),恩周品物?!?清 查慎行 《恩賜新刻御制詩集恭紀》詩之二:“畊鑿萬方民擊壤,簫韶九奏帝垂裳。”
李石名句,禮殿圣賢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