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潛德粲版,卻恨不識嵇中散
出自宋代陳元晉《上劉計(jì)使》:
水心吾師今昌黎,如椽巨筆光虹蜺。
先公潛德粲版,卻恨不識嵇中散。
九苞五彩丹穴雛,不巢阿閣翔海隅。
南來只影方自筆,天假之逢挹光耀。
一寒頓坐春溫,賤子亦許扳龍門。
子期九原不可叫,箏琶紛紛不同調(diào)。
明公派自南軒來,祗今砥柱狂瀾回。
一麾兩節(jié)嶺南北,盡是周程舊敭歷。
書生疆附善類心,莫道冶躍非祥金。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云龍固其志。
山谷昔見蘇長公,自比小草依長松。
牽聊名字香聞素,未必今不如古。
注釋參考
先公
先公 (xiāngōng) 死去的父親,這里指司馬池。先,指已經(jīng)死去的上代或長輩 deceased father 先公為群牧判官?!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潛德
謂不為人知的美德。 漢 劉歆 《遂初賦》:“□幽潛德,含理神兮?!?宋 薛季宣 《答陳同甫書》:“發(fā)潛德之幽光,某愧焉多矣?!?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固由圣主名臣表揚(yáng)潛德,而 忠端 靈爽至於三百年后,猶足以感天地而動(dòng)風(fēng)雨?!?/p>
不識
(1).不知道,不認(rèn)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shí)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bào)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中散
中散大夫的省稱。 三國 魏 嵇康 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稱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南朝 梁 江淹 《恨賦》:“及夫 中散 下獄,神氣激揚(yáng),濁醪夕飲,素琴晨張。” 唐 杜甫 《贈(zèng)比部蕭郎中十兄》詩:“ 中散 山陽 鍛, 愚公 野谷 村?!?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 龜年 喧笛管, 中散 鬧箏琶。”
陳元晉名句,上劉計(jì)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