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蔡伸《清平樂》
南窗月滿。繡被堆香暖。苦恨春宵更漏短。應(yīng)訝郎歸又晚。征帆初落橋邊。迎門一笑嫣然。今夜流霞共酌,何妨金盞垂蓮。
注釋參考
苦恨
(1).苦惱。 唐 杜甫 《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西游補(bǔ)》第三回:“﹝ 行者 ﹞現(xiàn)原身望望使者,使者早已不見, 行者 越發(fā)苦恨,須臾悶倒。”
(2).甚恨,深恨。 唐 秦韜玉 《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 宋 周邦彥 《點絳唇》詞:“苦恨斜陽,冉冉催人去?!?/p>
春宵
春宵 (chūnxiāo) 春夜 spring night 共度春宵更漏
更漏 (gēnglòu) 古時夜間憑漏壺表示的時刻報更,所以漏壺又叫更漏 water clock 惠遠(yuǎn)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銅葉制器,狀如蓮花…… 唐· 李肇《國史補(bǔ)》 又用以指夜晚的時間 主人不醉下樓去,月在南軒更漏長。——唐· 許惲《韶州驛樓宴罷》蔡伸名句,清平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