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宋無名氏《慶千秋》
點檢堯蓂,自元宵過了,兩莢初飛。蔥蔥郁郁佳氣,喜溢庭闈。惟知降、月里姮娥,欣對良時。但見婺星騰瑞彩,年年輝映南箕。好是庭階蘭玉,伴一枝丹桂,戲舞萊衣。椒觴迭將捧獻,歌曲吟詩。如王母、款對群仙,同宴瑤池。萱草茂長春不老,百千祝壽無期。
注釋參考
點檢
點檢 (diǎnjiǎn) 一個一個地查檢 hand over item by item 點檢人數(shù)都在,單不見了張委、 張霸二人?!?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堯蓂
(1).相傳 帝堯 階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莢,至月半,積至十五莢。十六日起,日落一莢,月末而盡。小建則余一莢,萎而不落。見《竹書紀年》卷上。 唐 陸龜蒙 《寄懷華陽道士》詩:“休採古書探 禹 穴,自刊新歷鬭 堯 蓂?!?宋 晏殊 《喜遷鶯》詞:“ 堯 蓂隨月欲團圓,真馭降荷蘭。”
(2).指時序、光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詞林·吉士閣試詩》:“ 嘉靖 壬辰科庶常 王梅 ……《長安新秋感懷七言律詩》云:‘鳷鵲樓高灝氣橫, 堯 蓂商律又敷榮?!?/p>
元宵
元宵 (yuánxiāo) 舊時稱“上元節(jié)”,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五晚 night of the 15th of the 1st lunar month 燈節(jié)那天由糯米粉制成的甜餡湯團食品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for the Lantern Festival)佚名名句,慶千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