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張繼先《蘇幕遮》
先天生,後天久。道有真詮,諦聽當時受。恰是迷天迷望斗。只恐微軀,薄幸隨枯朽。
注釋參考
真詮
亦作“ 真筌 ”。猶真諦。 唐 盧藏用 《衡岳十八高僧序》:“然而年代攸邈,故老或遺;真詮緬微,后生何述?” 唐 劉禹錫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銘》:“我立真筌,揭起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 宋 延壽 《宗鏡錄》卷二六:“且金是身外之浮財,豈齊至教;命是一期之業(yè)報,曷等真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施肩吾》:“初讀五行俱下,至是授真筌於仙長,遂知順逆顛倒之法,與上中下精氣神三田反覆之義。” 趙樸初 《mao{1-1}主{1|1}席寫給<詩刊>的信發(fā)表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會獻詞》:“文章hua{1~1}國事更艱,孰能計日收真詮?!?/p>
諦聽
注意地聽,仔細聽。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薄缎咽篮阊浴味促e飛劍斬黃龍》:“合掌跪膝諦聽?!?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肅肅全軍,諦聽諦聽?!?/p>
當時
當時 (dāngshí)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at that time;for the moment 當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fā)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巍?沈括《夢溪筆談》 人民當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時 (dàngshí)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right;immediately;right away;at once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張繼先名句,蘇幕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