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蹤斷攀緣,異物宜所詫
出自宋代歐陽(yáng)修《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群峰擁軒檻,竹樹陰漠漠。
公胡苦思山,規(guī)構(gòu)自心作。
惟予愛山者,初仕即京洛。
嵩峰三十六,終日對(duì)高閣。
陰晴無朝暮,紫氣常浮泊。
雄然九州中,氣象壓寥廓。
亦嘗步其巔,培塿視四岳。
其后竄荊蠻,始識(shí)峽山惡。
長(zhǎng)江瀉天來,巨石忽開拓。
始疑茫昧初,渾沌死鐫鏧。
神功夜催就,萬仞成一削。
尤奇十二峰,隱見入冥邈。
人蹤斷攀緣,異物宜所詫。
顧瞻但徘徊,想像逢綽約。
嵩山近可愛,泉石吾已諾。
終期友幽人,白首老云壑。
荊巫惜遐荒,詭怪杳難貌。
至今清夜思,魂夢(mèng)輒飛愕。
偶來玩茲亭,塵眼刮昏膜。
況逢秋雨霽,濃翠新染濯。
峰端上明月,且可留幽酌。
注釋參考
人蹤
人的蹤跡。 唐 柳宗元 《江雪》詩(shī):“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唐 崔琪 《擊柝賦》:“嚴(yán)城暮兮絶人蹤,君門深兮開九重?!?/p>
攀緣
攀緣 (pānyuán)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climb 比喻投靠有錢有勢(shì)的人往上爬 climb the social ladder through pull 蔓延地生長(zhǎng) ramble 牽挽 pull物宜
指事物的性質(zhì)、道理、規(guī)律等?!兑住だM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玄黃律呂,各適物宜?!?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nóng)具·耒耜》:“古圣通物宜,揉斲資粒食?!?/p>
歐陽(yáng)修名句,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