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和許尉小洞庭韻》:
古縣周遭臨水涯,中有勝地藏幽奇。
向來墨綬不領略,付與漁樵輕棄遺。
我乘蒼螭上其頂,憑高小筑誅茅茨。
未能隱去學魯山,且可尋幽如退之。
炊煙百堵共一市,民氣稍稍春臺熙。
至尊豈為繭絲計,老令恨無桃李蹊。
解衣一浣三年緇,微風碾碎青琉璃。
魚龍悲嘯吹白浪,煙靄吐吞蒙翠微。
湖中一點小君山,誰琢瑤琨圓中規(guī)。
朱弦一曲舞馮夷,凌風駕我雙鳧飛。
遠喚古仙笙鶴來,月寒共醉玉東西。
天高可逐霞佩去,兒女牽衣吾未宜。
一官傴僂百僚底,蒼髯欲雪將何為。
徘徊在此為五斗,時亦諷誦淵明詞。
茲亭信美非我有,夢繞故園還欲歸。
注釋參考
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吨芏Y·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注:“魚龍之屬。”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贄 《環(huán)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yè)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p>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顏師古 注:“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 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shù)四朝?!?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jīng)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p>
(3).古爬行動物名。外形像魚,生于海洋。四肢槳狀,適于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于侏羅紀最繁盛。
悲嘯
(1).凄戚長鳴。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龍興而鳥集,悲嘯長吟?!?漢 王褒 《洞簫賦》:“玄猨悲嘯,搜索乎其間?!?宋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2).指蕭瑟作響。 茅盾 《子夜》十七:“當差們恐慌的臉色,樹葉蘇蘇地悲嘯,一切的一切都使得這壯麗的 吳公館 更顯得陰沉可怖?!?/p>
(3).悲切長號。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三:“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別鶴操》:“右舊説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為之改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 牧之 聞之,愴然而悲。”
白浪
雪白的波濤。 唐 李白 《司馬將軍歌》:“揚兵習戰(zhàn)張虎旗,江中白浪如銀屋。” 宋 陸游 《夜宿陽山磯》詩:“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舞?!?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六:“西來白浪打旌旗,萬舶安??偽粗!?mao{1~1}澤{1*1}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p>
煙靄
煙靄 (yān’ǎi) 云霧;云氣 mist and clouds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藍色的煙靄,顯得十分美麗?!彙兑芭U?h3>吐吞吞吐。常用以形容山水爭雄之勢。 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詩之二:“峰嶺互出沒,江湖相吐吞?!?明 張羽 《金川門》詩:“利石侔劍戟,風濤相吐吞?!?清 顧夢游 《焦山紀游》詩:“直上轉蒼翠,云際猶吐吞。”
翠微
翠微 (cuìwēi)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a shady retreat on a green hill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猰ao{1~1}澤{1*1}東《答友人》王炎名句,和許尉小洞庭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2滑雪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