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從來寵利輕,于棋待詔昧平生
出自宋代劉克莊《記辛酉端午舊事二首》:
老子從來寵利輕,于棋待詔昧平生。
內(nèi)中稱賞秦郎帖,御筆批依不必更。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寵利
恩寵與利祿?!稌ぬ紫隆罚骸熬枰赞q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於休?!?宋 蘇軾 《謝應(yīng)中制科啟》:“在家者能孝而恭,在官者能廉而慎,臨之以患難而能不變,邀之以寵利而能不回。” 清 侯方域 《于謙論》:“謂 謙 非社稷臣可也,謂之非社稷功而殺之則不可。功成矣,無以寵利居焉之謂道,惜乎 謙 未聞也?!?/p>
待詔
(1).等待詔命?!段倪x·揚雄<甘泉賦>序》:“ 孝成帝 時,客有薦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張銑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jīng)思待詔,學劍覓封侯?!?清 惠士奇 《送蔣樹存之官馀慶》詩:“待詔吾留 金馬門 ,修書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漢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 金馬門 ,備顧問,后遂以待詔為官名?!稘h書·王莽傳中》:“ 莽 誅滅待詔,而封告者?!?唐 有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應(yīng)和文章等事。后改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屬官有待詔,秩從九品,掌校對章疏文史,為低級事務(wù)官。
(3).待命供奉內(nèi)廷的人。 唐 代不僅文詞經(jīng)學之士,即醫(yī)卜技術(shù)之流,亦供直于內(nèi)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y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 宋 元 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裱褙鋪里﹞ 璩待詔 問:‘府干有何見諭?’虞候道:‘無甚事,閒問則個?!薄端疂G傳》第四回:“ 智深 走到鐵匠鋪門前看時,見三個人打鐵。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看那娘子,正與澆蠟燭待詔説話?!?/p>
(4).舊時農(nóng)村里稱理發(fā)師為“待詔”。 李劼人 《da{1~1}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幾個人早都交卷完畢,在理發(fā)室找待詔梳了發(fā)辮。”
平生
平生 (píngshēng) 終身;一生 all one’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素來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濉?林覺民《與妻書》劉克莊名句,記辛酉端午舊事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