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儲嗣宗《早春》
野樹花初發(fā),空山獨見時。踟躕歷陽道,鄉(xiāng)思滿南枝。
注釋參考
野樹
生長于野外的樹木。 明 何景明 《九日同諸友登賢隱山》詩之二:“野樹斜侵郭,河流曲抱城?!?清 湯斌 《送李子德奉旨?xì)w養(yǎng)》詩:“關(guān)河落照鄉(xiāng)山逈,驛路鳴蟬野樹深?!?/p>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yīng)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云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gao{1~1}全{1*1}國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p>
獨見
(1).獨到的發(fā)現(xiàn);獨特的見解。謂能見人所不能見者?!秴问洗呵铩ぶ茦贰罚骸肮实溬飧V?,福兮禍之所伏,圣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儒者論圣人,以為前知千歲,后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唐 柳宗元 《天爵論》:“盹盹於獨見,淵淵於默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 魯迅 《二心集·<藝術(shù)論>譯本序》:“然而他已懷獨見,以為智識階級獨斗政府,革命殊難于成功。”
(2).指一己之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晉宋詩》:“予撰五言詩,於 魏 獨取 阮籍 為一卷,而別於 鄴中 諸子。 晉 取 左思 、 郭璞 、 劉琨 為一卷……蓋予之獨見如此?!?/p>
(3).獨自看見。 唐 杜甫 《石硯》詩:“巨璞 禹 鑿餘,異狀君獨見?!?/p>
(4).單獨接見。 唐 白居易 《與承宗詔》:“開獨見之路,降非常之恩?!?/p>
儲嗣宗名句,早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