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乘擅七發(fā),郭玉明四難
出自宋代文天祥《贈(zèng)明脈蕭信叔》:
枚乘擅七發(fā),郭玉明四難。
微言起沈痼,此道今漫漫。
云何東海生,而乃緒真要。
砉然以神遇,契彼鏡經(jīng)妙。
我欲炊雕胡,俯鑿菊水泉。
壽彼方輿人,六氣何由諐。
注釋參考
枚乘
枚乘(?-前140?) : 西漢辭賦家。字叔,淮陰(今屬江蘇)人。初為吳王劉fe6f郎中,因勸阻吳王謀反不成,投奔梁孝王劉武。后漢武帝即位,召他進(jìn)京,病死于途中。有《七發(fā)》等名篇,開創(chuàng)七體形式。近人輯有《枚叔集》。七發(fā)
辭賦名篇。 漢 枚乘 作?!段倪x·枚乘〈七發(fā)〉》 李善 題解:“《七發(fā)》者,説七事以起發(fā)太子也,猶《楚詞·七諫》之流?!焙笥胁簧俜伦?,如 傅毅 《七激》、 張衡 《七辯》、 崔駟 《七依》、 馬融 《七廣》、 王粲 曹植 《七啟》、 徐干 《七喻》、 張協(xié) 《七命》等,形成一種辭賦體裁,稱為“七體”,簡稱“七”。 唐 劉知幾 《史通·序例》:“ 枚乘 首唱《七發(fā)》,加以《七章》、《七辯》。音辭雖異,旨趣皆同。” 清 趙翼 《接西莊書知目疾已霍然》詩:“《七發(fā)》能起病,一檄可愈風(fēng)?!?/p>
四難
(1).四件困難的事情。《商君書·說民》:“欲有六淫,惡有四難。從六淫,國弱。行四難,兵彊?!?朱師轍 注:“四難謂嚴(yán)刑、峻法、力農(nóng)、務(wù)戰(zhàn)?!?高亨 注:“四難當(dāng)是指務(wù)農(nóng)、力戰(zhàn)、出錢、告奸四件事。” 漢 阮瑀 《文質(zhì)論》:“故言多方者,中難處也;術(shù)饒津者,要難求也;意弘博者,情難足也;性明察者,下難事也。通士以四奇高人,必有四難之忌也?!薄度龂尽の褐尽ざ潘鳌罚骸叭还抡撾y持,犯欲難成,眾怨難積,疑似難分,故累載不為明主所察……若使善策必出於親貴,親貴固不犯四難以求忠愛,此古今之所?;家病!?/p>
(2).指難于并得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 宋 秦觀 《寄題趙侯澄碧軒》詩:“風(fēng)流公子四難并,更引清漪作小亭。”參見“ 四美 ”。
(3).中醫(yī)學(xué)術(shù)語。指形氣相失、色夭不澤、脈實(shí)以堅(jiān)、脈逆四時(shí)四種難治之癥?!端貑枴び駲C(jī)真藏論》:“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shí)以堅(jiān),謂之益甚;脈逆四時(shí),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王冰 注:“‘形盛氣虛,氣盛形虛,皆相失也?!玻^不明而惡。不澤,謂枯燥也?!}實(shí)以堅(jiān),是邪氣盛,故益甚也。’‘以氣逆故疾。’上四句是謂四難?!?/p>
文天祥名句,贈(zèng)明脈蕭信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