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幽棲僻,唯慚道義虧
出自唐代李山甫《酬劉書記一二知己見寄》:
見說金臺客,相逢只論詩。
坐來殘暑退,吟許野僧知。
自喜幽棲僻,唯慚道義虧。
身閑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跡全無累,安貧自得宜。
同人終念我,蓮社有歸期。
注釋參考
自喜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樂;自我欣賞?!肚f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薄稘h書·佞幸傳·董賢》:“為人美麗自喜?!?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吾以之自熹,吾以之zi{1-1}慰?!?/p>
(2).自己愛好?!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 吳起 為人節(jié)廉而自喜名也?!薄稘h書·賈誼傳》:“遇之有禮,故羣臣自憙?!?顏師古 注:“憙,好也,好為志氣也?!薄逗鬂h書·公孫述傳論》:“ 述 雖為 漢 吏,無所憑資,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計?!薄督鹗贰ね趸迋鳌罚骸?王晦 字 子明 , 澤州 高平 人。少負(fù)氣自憙,常慕 張詠 之為人。”
幽棲
(1).幽僻的棲止之處。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羇人感幽棲,窅映轉(zhuǎn)奇絶。” 宋 范仲淹 《與孫元規(guī)書》:“肺疾未愈,賴此幽棲,江山照人,本無他望,以此為多?!?明 練子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
(2).隱居。《宋書·隱逸傳·宗炳》:“ 南陽 宗炳 、 雁門 周續(xù)之 ,并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 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這確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棲之所。”
道義
道義 (dàoyì) 道德和正義 morality and justice 道義上的支持李山甫名句,酬劉書記一二知己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