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源邊邑,秦人隱處山
出自宋代梅堯臣《送王推官宰上洛先歸關(guān)中》:
跨馬獨歸日,春風(fēng)隨度關(guān)。
客裘將欲綻,社燕亦同還。
洛水源邊邑,秦人隱處山。
君家有鳧舄,切莫向云間。
注釋參考
洛水
(1).古水名。即今 河南省 洛河 。 漢 揚雄 《羽獵賦》:“鞭 洛水 之 宓妃 ,餉 屈原 與 彭胥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洛水》:“ 洛水 出 京兆 上洛縣 讙舉山 ?!?唐 王維 《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yīng)制》:“賦掩 陳王 作,杯如 洛水 流?!?/p>
(2).古水名。一名 北洛水 。即今 陜西省 北洛河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丹水 出焉,東南流注于 洛水 ,其中多水玉,多人魚?!?/p>
(3).古水名。即 雒水 。今 四川省 沱江 諸源之一。
(4).古水名。一名 洛澗 。即今 安徽省 洛河 。
邊邑
猶邊城。泛指邊境地區(qū)。《禮記·玉藻》:“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其在邊邑,曰某屏之臣某?!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楚平王 以其邊邑 鐘離 與 吳 邊邑 卑梁氏 俱蠶,兩女子爭桑相攻,乃大怒?!?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四:“荒城空大漠,邊邑?zé)o遺堵?!?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敘》:“強僭之國,皆接以恩禮,商賈往來不禁,有出境犯其令者,迺為之置市邊邑,使兩利。”
秦人
秦 代統(tǒng)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秦人”。直至 漢 晉 ,仍沿用此稱?!妒酚洝ご笸鹆袀鳌罚骸奥?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內(nèi)食尚多?!薄稘h書·匈奴傳上》:“穿井筑城,治樓以藏穀,與 秦 人守之?!?顏師古 注:“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 馬永卿 引《西域傳》言:‘ 秦 人,我匄若馬?!]:‘謂中國人為 秦 人。’”
隱處
猶隱居。《文選·賈誼<吊屈原文>》:“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張銑 注:“君子但避亂世以隱居,不可與小人從仕?!薄稘h書·武帝紀(jì)》:“詳問隱處亡位,及冤失職。” 宋 陳師道 《答張文潛書》:“ 李耼 家於 瀨鄉(xiāng) , 莊休 老於 蒙 ,田邑之間,復(fù)有昔時懷器而隱處者乎?”
(1).隱居之所。 唐 賈島 《山中道士》詩:“不曾離隱處,那得世人逢?!?/p>
(2).指yin{1*1}部。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非族·韃韃》:“ 韃 婦至 中國 ,人戲弄其乳則喜,以為是其子也,至隱處亦不為意。”
梅堯臣名句,送王推官宰上洛先歸關(guān)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