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滕岑《白紵歌》:
白紵舞女楊花輕,玉笙學(xué)得悲風(fēng)鳴。
爛然繁星上華檠,涼苑夜宴風(fēng)氣清。
美人酒半妝臉明,寶釵綰髻歌欲傾。
良宵人人愿君醉,豈問遍誰得君意,君其歡娛至萬歲。
注釋參考
美人
美人 (měirén) beauty 美女 一個(gè)長著油光發(fā)亮的黑頭發(fā)、紅嘴唇、眼睛一點(diǎn)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里半妝
見“ 半粧 ”。
亦作“ 半妝 ”。1.半面妝。 五代 薛昭蘊(yùn) 《離別難》詞:“半粧珠翠落,露華寒。”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益振》:“ 蔣凝 應(yīng)宏辭,人稱之曰:‘臼頭花鈿滿面,不若 徐妃 半妝?!?宋 張先 《泛青苕》詞:“歸軒未至千家待,掩半妝翠箔朱門?!眳⒁姟?半面粧 ”。
(2).謂薄飾。 唐太宗 《賦得花庭霧》詩:“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p>
寶釵
(1).首飾名。用金銀珠寶制作的雙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遜 《詠照鏡》:“寶釵若可間,金鈿畏相逼?!?唐 李賀 《少年樂》詩:“ 陸郎 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宋 劉過 《謁金門·次京口賦》詞:“明日短篷眠夜雨,寶釵留半股?!?黃人 《<小說林>發(fā)刊詞》:“寶釵羅帶,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黃花,豈后樂之襟期?”
(2).見“ 寶釵樓 ”。
綰髻
亦作“ 綰結(jié) ”。謂盤繞發(fā)髻。 宋 黃庭堅(jiān)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詩之二:“滿川風(fēng)雨獨(dú)憑欄,綰結(jié) 湘娥 十二鬟?!?宋 范成大 《攬轡錄》:“惟婦人之飾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p>
滕岑名句,白紵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