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姚述堯《南歌子》:
天宇霜風(fēng)凈,雷封露氣寒。
群賢高宴勝龍山。
中有仙翁綠鬢、更朱顏。
北闕心猶壯,東籬興為闌。
年年身健足清歡。
后會不妨重約、醉長安。
注釋參考
后會
(1).日后相會?!犊讌沧印と宸罚骸氨擞袘賾僦?,未知后會何期?!?唐 朱放 《江上送別》詩:“惆悵空知思后會,艱難不敢料前期?!?清 吳偉業(yè) 《送何省齋》詩:“后會良可希,尺書到猶未?!?/p>
(2).會合時遲到。《漢書·彭越傳》:“與期旦日日出時,后會者斬,旦日日出,十餘人后,后者至日中。”
不妨
不妨 (bùfáng)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xiàn)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傳導(dǎo)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重約
重要的誓約或諾言。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太祖 謂曰:‘盡吾一生,盡汝一生,令汝享有二 浙 也。’ 忠懿 以帝賜重約,既得歸,喜甚,以為永保其國矣?!?/p>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
姚述堯名句,南歌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