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處權(quán)《戲辨老》:
不獨(dú)京塵解化衣,秋陽流火樹陰稀。
折腰為米初何有,親見淵明負(fù)弩歸。
注釋參考
不獨(dú)
不獨(dú) (bùdú) 連詞。不但 not only 女人們卻不獨(dú)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斞浮蹲8!?h3>京塵見“ 京洛塵 ”。
化衣
謂衣著變色。形容仕途奔波之苦。 唐 李嶠 《田假限疾不獲還莊載想田園兼思親友》詩:“游宦勞牽網(wǎng),風(fēng)塵久化衣?!?宋 歐陽修 《送方希則序》:“余自來上都,寓謁舍,化衣京塵,穿履金門者,再見春矣?!眳⒁姟?化衣塵 ”。
秋陽
(1).烈日。《孟子·滕文公上》:“ 江 漢 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趙岐 注:“秋陽, 周 之秋, 夏 之五、六月,盛陽也?!?南朝 梁 江淹 《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濯以河漢之流,曝以秋陽之景?!?/p>
(2).秋天的陽光。 宋 蘇軾 《秋陽賦》:“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吾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陽之堅百穀,吾惡惡而欲刑之如秋陽之隕羣木?!?/p>
火樹
(1).形容開滿紅花的樹。 晉 傅玄 《庭燎》詩:“枝燈若火樹,庭燎繼天光?!?唐 白居易 《山枇杷花》詩:“火樹風(fēng)來翻絳燄,瓊枝日出曬紅紗?!?清 陳維崧 《寄東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舊游》詩:“萬點(diǎn)水花籠夜碧,半巖火樹落春紅。”
(2).指用竿架裝飾的焰火。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諧謔·賈實(shí)齋憲使》:“逼歲欲造火樹,正需此(指火藥),愿轉(zhuǎn)乞少許。”
(3).比喻繁盛的燈火。 唐 孟浩然 《同張將薊門看燈》詩:“ 薊門 看火樹,疑是燭龍然。” 宋 張憲 《鵲橋仙》詞:“星橋火樹, 長安 一夜,開紅蓮萬蕊。” 明 唐寅 《觀鰲山》詩之二:“鳳蹴燈枝開夜殿,龍銜火樹照春城?!?陳毅 《初游青島》詩:“巨艦泊海中,火樹花若燃?!?/p>
(4).紅珊瑚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二·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變紅色者為上, 漢 趙佗 謂之火樹是也。”
李處權(quán)名句,戲辨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