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滿江紅》:
滿腹書詩書,馀書事到、穰書苴兵法。
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fā)。
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
溪峒事,聽儂說。
龔遂外,無長策。
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
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別。
注釋參考
獻俘
(1).古代一種軍禮。凱旋時以所獲俘虜獻于宗廟,顯示戰(zhàn)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 師﹞振旅,愷以入于 晉 。獻俘、授馘,飲至、大賞?!?杜預 注:“獻 楚 俘於廟。”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與諸將書》:“六軍長驅(qū),此月將發(fā),恨不得與諸公等共觀諸將斬馘獻俘。”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西域用兵始末》:“﹝我兵﹞并獲 青海 叛賊 羅卜藏丹津 ,先后檻入,行獻俘禮?!?/p>
(2).泛指獻交俘獲之人。 清 陳夢雷 《解介士傳》:“﹝ 伍員 ﹞選壯士伏大澤中,夜縱火, 敖 果率眾譟而出,悉擒之,加束縛,獻俘於王?!?/p>
納降
納降 (nàxiáng) 受降 accept the enemy’s surrender劉克莊名句,滿江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