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逮《清樾軒》:
開軒在獨園,繞屋得清樾。
不知何年樹,殆為今日設(shè)。
窗扉落林影,時復(fù)亂風(fēng)月。
喧聲了不聞,幽弄極可悅。
玉溪僧所廬,無似許明潔。
頗疑三昧手,斷取從三浙。
禪房花木深,此語信佳絕。
何以落其成,爐烹薦茗雪。
注釋參考
三昧
三昧 (sānmèi) 佛教用語,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lǐng),真諦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陸游《示子過》 深得其中三昧斷取
截取。 宋 王安石 《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頗疑道人三昧力,異域山川能斷取?!?宋 范成大 《次韻袁起巖常熟道中三絕句》之三:“使君橫槊賦詩回,斷取天風(fēng)海雨來?!?清 龔自珍 《乙酉補題李秀才夢游天姥圖卷尾》詩序:“其曰 天姥 者,或但斷取字義,非 太白 詩意也?!?/p>
曾逮名句,清樾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