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唐暄《還渭南感舊二首》
寢室悲長簟,妝樓泣鏡臺。獨悲桃李節(jié),不共一時開。
魂兮若有感,仿佛夢中來。
常時華室靜,笑語度更籌?;秀比耸赂?,冥漠委荒丘。
陽原嘆薤露,陰壑悼藏舟。清夜妝臺月,空想畫眉愁。
注釋參考
薤露
(1).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晉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zi{1-1}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乎蒿里……至 孝武 時,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宋 葉適 《張?zhí)崤e挽詞》詩:“長年慣唱漁家曲,難聽茲晨《薤露》聲?!?明 吾丘瑞 《運甓記·翦逆聞喪》:“歌《薤露》把泉臺卜葬?!?柳亞子 《題云間張瑞芝女士傳》詩:“ 九峰 三泖 魂歸未?怕聽人間《薤露》歌。”
(2).薤葉上的露水。 唐 裴铏 《傳奇·封陟》:“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酸風夜鳴,薤露競落,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
陰壑
幽深的山谷,背陽的山谷。 唐 宋之問 《太平公主池山賦》:“陽崖奪景,陰壑生風。” 宋 陸游 《過大蓬嶺度繩橋至杜秀才山莊》詩:“濕云朝莫雨,陰壑古今風?!?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過張星文草草堂》詩:“陰壑浮虛光,秋林透疎影。”
藏舟
《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謙 集解:“舟可負,山可移。 宣 云:‘造化默運,而藏者猶謂在其故處。’”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斷變化,不可固守。 唐 駱賓王 《樂大夫挽詞》之二:“居然同物化,何處欲藏舟?!?唐 岑參 《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挽歌》之二:“遽聞傷別劍,忽復嘆藏舟?!?/p>
唐暄名句,還渭南感舊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